開展二手車出口試點、降低出口信用保險費率、壓縮通關時間和成本……近期以來,廣東商務、海關部門高度重視,把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作為當前首要政治任務,在不折不扣落實中央部署安排及省委工作要求的基礎上,圍繞穩外貿、穩外資工作,創新理論學習方法,自覺服務開放發展大局,創新服務舉措,著力解決廣東企業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針對性制定“外貿32條”
廣東商務、海關等部門結合開展主題教育,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力促全省實現外貿穩增長、外資高質量。
省商務廳會同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及省直有關單位,緊扣當前制約廣東外貿發展的突出問題,先后征求18個省級職能部門、10個主要地市政府、12個企業事業單位、多家商協會及重點外貿企業意見,有針對性地制定了《廣東省推進外貿高質量穩定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外貿32條”)。
比如,“外貿32條”提出,要在廣州、深圳開展二手車出口試點?!暗浇衲甑祝幊隹诙周?000輛,出口額超過5000萬美元?!笔∩虅諒d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將進一步激發汽車市場活力,促進汽車產業集聚健康發展,拓展外貿新業態,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
多措并舉之下,外貿企業生產經營保持平穩。從省商務廳近期監測的重點出口企業情況看,今年以來,重點出口企業工業總產值保持兩位數增長;近七成企業實現盈利,發展勢頭良好;就業情況總體穩定,超過四成企業用工規模還在持續擴大。
不僅如此,廣東還將進一步支持外貿企業,獲得更多信用保險和融資支持。如擴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擴大出口承保規模,進一步降低出口信用保險費率,支持開展外貿中小企業直接貸款和保單融資等。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力爭今年支持出口的承保規模增長率不低于10%。
進出口監管證件數減至46種
結合開展主題教育,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和省內海關聚焦為民服務解難題,圍繞促進廣東外經貿高質量發展,推出系列惠企舉措,不斷增強進出口企業的獲得感。
今年以來外部挑戰增加,企業最關心的是如何降低進出口成本、如何規避風險、如何挖掘外貿新增長點。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和省內海關,多次就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外貿穩增長、推動綜合保稅區創新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等進行專題調研,并推出實際舉措為企業減負,促進外貿穩定增長。
今年以來,廣東省內海關積極采取措施,扎實推動國家降稅減負政策落地,為汽車、原油等消費行業和集成電路、數據設備等高新技術產業帶來實質性利好,前5月累計為企業進口稅收減負188.1億元。進出口環節監管證件數量從86種減少至46種。今年5月,廣東進口整體通關時間19.27小時,比2017年壓縮55.1%;出口整體通關時間4.81小時,比2017年壓縮59.4%。
同時,省內各海關持續開展“海關進企業”“海關進社區”“海關進街道”等有針對性的特色服務,進一步便利企業和群眾。
在海關助力下,廣東企業把特色農產品銷往全球。最近,一批廣州增城的特色水果雞心黃皮“飛向”加拿大。原來,黃埔海關隸屬增城海關關員提前指導企業取得出境水果果園注冊登記資格,還多次來到果園指導果農監測有害生物、防治病蟲害、規范農藥使用?!耙郧安欢隹诘木唧w操作,現在有了海關把關指導和快速通關服務,我們增城的黃皮才能順利出口加拿大。”廣州某果園負責人周細傳高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