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千方百計穩生產、保供給,加快推進畜牧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廣東廣墾畜牧集團總經理曾征民透露了近期保障生豬生產的規劃。
最近豬肉持續漲價,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9月8日,我省召開穩定生豬生產和保障市場供應工作會議。據省農業農村廳消息,我省已出臺了“豬十條”,修訂了《廣東省生豬生產發展總體規劃和區域布局(2018—2020年)》,給錢給物給政策,全省各地各部門接續發力,打響了一場生豬“保供穩價”之戰。
值得關注的是,為加大豬肉等市場供給,逾3000噸省級凍豬肉儲備將于中秋國慶節日期間投放市場。
接下來,我省將進一步加強部門溝通和協同配合,合力推進生豬穩產保供各項工作落實落細,努力遏制生豬生產下降趨勢,實現恢復性增長,確保生豬供應不出現斷檔。
看現狀??
上半年期末全省生豬存欄量同比下降34%
“我省是生豬生產和消費大省。”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在介紹當前我省生豬生產情況時表示,去年以來,我省生豬產能持續較快下滑。
據省統計部門統計,上半年期末全省生豬、能繁母豬存欄量同比分別下降34%和43%;農業農村部在我省設立的20個監測縣數據顯示,6月生豬、能繁母豬存欄量同比減少超過50%。
究其原因,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分析認為,主要是去年以來,受環保整治、禁養區清理和非洲豬瘟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我省生豬行業總體信心不足,“恐慌性出欄和空欄現象突出,生豬產能下降幅度較大。”
“供給減少,但需求并未隨之減少。”省農業農村廳上述負責人進一步分析,因此,6月以來,全省各地生豬價格逐步攀升。
據全省屠宰行業監測統計,8月24日到30日一周,全省生豬平均出欄價格29.18元/公斤,白條肉平均出廠價格35.4元/公斤,同比分別上漲94.92%、88%。
由于全國生豬產能均出現較大幅度下降,我省從外省調入生豬難度加大,“未來生豬供應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坦言。
保供給??
今年前7個月全省共發放價格臨時補貼約1.2億元
據悉,當前,豬肉價格上漲依然在合理范圍,全省各地各部門也在持續發力、積極應對,“我們完全有信心,也有能力,因為我們的政策‘工具箱’里有很多工具來‘保供穩價’。”有政府人員表示。
7月,省農業農村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公安廳等十二部門聯合出臺《關于印發我省促進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十條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豬十條”)就是“工具箱”里的工具之一。
“豬十條”要求實行生豬生產紅線制度,各地級以上市生豬出欄量不得低于《廣東省生豬生產發展總體規劃和區域布局(2018—2020年)》規定的目標任務,并要將最低生豬出欄量納入“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這也是該文件的一大亮點。
“我們也在積極做好投放凍豬肉儲備工作。”據省發展改革委消息,8月1日,該委的部門管理機構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省財政廳聯合下達了《關于投放省級凍豬肉儲備的通知》,投放省級凍豬肉儲備630噸,廣州市近期也投放1600噸。“根據市場實際情況,計劃中秋國慶節日期間,再投放省級凍豬肉儲備3150噸。”
與此同時,省發展改革委還建立完善物價補貼聯動機制,給低收入群體發放價格補貼。據初步統計,今年1—7月全省共發放價格臨時補貼約1.2億元,惠及困難群眾約270萬人。
據悉,下一步省發展改革委將繼續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完善我省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的通知》要求,根據CPI變動情況及時發放價格臨時補貼,確保低收入群體生活水平不因價格上漲受太大影響。
與此同時,在生產端,養殖企業們也正在積極組織貨源,以保障廣東市場供應,新希望六和股份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公司廣東新區總裁李維峰介紹,目前公司在廣東的生豬供應約30萬頭/年,下半年公司將增加5萬頭的投放,“明年再增加70萬頭產能,為保證廣東的生豬供應貢獻力量。”會上,李維峰給自己定了“任務”。
為穩定恢復生豬生產,著力保障市場供應,廣東德興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也在發力,該公司董事長姚德輝介紹,公司在現有產能的基礎上,加大資金投入,對有條件的基地進行改擴建,增加產能,同時,爭取在政府的土地資源的支持下,推進“德興北歐智能農場”的建設和推廣,加大種豬育種的資金投入,增加種豬出欄,繼續為市場提供更多的優質種豬和種苗,還要推進汕頭市潮南區生豬現代化產業園區建設,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共同為我省‘穩生產、保供給’作出應有的貢獻。”姚德輝說。
謀未來??
正在加緊研究制定畜牧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意見
“廣東提早謀劃,‘豬十條’、投放凍豬肉儲備等政策、措施對于恢復我省生豬生產有非常重要意義。”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養豬事業部副總裁吳珍芳非常贊同當前我省在“保供穩價”方面的一些舉措。
吳珍芳建議,可以將國家部委和前期省推出的相關措施,進一步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加以明確,提出具體工作要求,嚴格落實市長“菜籃子”負責制,提高市縣黨政一把手對養豬產業的認識,保供給的效果將會更佳。
“我們應該長短結合。”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則提出,短期來看,要刻不容緩抓好生豬穩產保供工作,確保中秋、國慶、元旦、春節期間市場供應不出問題。各地應該嚴格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各有關部門要對照國務院和有關部委要求,拿出穩產保供的實操措施。積極做好產銷對接,建立穩定的供應渠道。
作為經濟大省,我省的畜禽規模化養殖程度并不算高。根據2019年8月底直聯直報信息系統的統計,全省生豬規模養殖場共有9585家,其中:年出欄500—1999頭有7781家,年出欄2000—10000頭有1533家,年出欄10000頭以上271家。規模養殖出欄約占總出欄的68%。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也認為,廣東是經濟強省、沿海發達地區,是畜產品消費大省,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水平需要與之相適應。2017年,廣東省肉類總產量、蛋類總產量和奶類總產量在全國的位次分別是第9位、第3位和第25位,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潛力很大,后發優勢明顯。
因此,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建議,從長遠來看,我省在持續抓好非洲豬瘟防控的同時,要堅定推進生豬產業轉型升級。支持養殖場戶升級改造,引進大型企業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
對此,有專家建議,我省應該積極優化畜禽產業結構布局,大力引進發展標準化規模化養殖,推進實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適應新階段環保高要求、疫情高風險的新形勢,努力促進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
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我省正在加緊研究制定畜牧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該意見重點圍繞推進“四個轉型”,并提出扶持政策措施,全面推進畜牧業全產業鏈轉型升級,建立健全畜牧業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的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