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菜籃子”,民生“大工程”。近日,據省財政廳消息,該廳充分運用財政政策工具,在已有的保障民生措施基礎上,出臺政策、制定方案、落實機制,加大農產品冷藏保鮮支持力度,減免農業信貸擔保相關費用,及時撥付“菜籃子”獎補資金1.2億元,把疫情對農產品購銷的影響降到最低。
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廳通過一“加”一“減”措施,讓百姓的“菜籃子”滿起來。“加”是加大農產品冷藏保鮮支持力度。明確市縣要積極利用中央農業生產發展資金和省級下撥涉農資金,支持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完善田間地頭冷藏保鮮設施,重點用于清洗分級、預冷包裝、烘干脫水等鄉鎮和村級倉儲保鮮基礎設施建設。“減”是減免農業信貸擔保相關費用。明確自今年2月14日起至12月底,省農擔公司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相關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符合“雙控”范圍的新增政策性擔保業務,減半(即按0.5%—0.75%)收取擔保費。
為解決我省家禽、水產品和蔬菜瓜果積壓滯銷問題,省財政廳抓住疫情防控期間農產品收儲這一重要環節,主動會同有關部門研究相關補助政策,制定《2020年廣東省家禽水產品收儲和蔬菜瓜果收購、貯藏應急補貼方案》,通過三方面補助鼓勵相關經營主體加大收儲力度,解決農產品滯銷難題。
其中,對今年2月14日起至疫情防控結束期間,收儲本省養殖(種植)的家禽10萬只以上、水產品10噸以上、蔬菜瓜果100噸以上的本省收儲企業(包括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等)進行獎補。對家禽收儲每只獎補2元、水產品收儲每噸獎補1000元、蔬菜瓜果收儲采購每噸獎補200元。
同時,根據各地最低收儲量,省財政按因素法將獎補資金分配下達各市,粵東西北14個市,及江門市享受省級轉移支付政策的縣(市)由省財政承擔,珠三角地區省財政承擔50%。
為確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財政資金及時到位,省財政廳還建立了“特事特辦、急事急辦”機制,督促市縣嚴格做好獎補資金的分配管理,加快撥付使用和統籌用好相關資金,落實到具體項目,加快推進項目執行進度,全力支持做好農業恢復生產和農產品穩產保供。同時,為更好保障疫情防控期間“菜籃子”穩定,明確省級下達的涉農資金,市縣在完成考核任務基礎上,可統籌用于農產品穩產保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