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消息,盡管疫情對不少企業產生了沖擊,但全省就業形勢依然保持了總體穩定。今年廣東還將有60萬高校應屆畢業生涌入就業市場。
在今年的求職季中,這60萬高校畢業生將面臨怎樣的就業形勢?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葛國興指出,盡管廣東就業總量壓力不減,但仍將通過實施十大行動計劃等舉措,擴大省內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招收應屆畢業生規模,鼓勵引導畢業生到民營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新業態平臺就業,繼續保障就業大局總體穩定。
24小時調度機制精準保障重點企業用工
葛國興介紹,今年春節后,為了保障產業鏈重點企業的用工需求,除了建立24小時重點企業用工保障調度機制、開行多趟返崗專列,廣東還建立了市內、省內、省際三個層面的用工保障機制,實現企業崗位和務工人員的精準對接。
市級層面,各地通過“共享員工”的方式,將還未復產企業的員工,調劑到急需用工的企業工作。省內層面,今年以來珠三角地區不斷向結對幫扶地區發布崗位信息,引導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勞動力到珠三角地區就業。省際層面,通過東西部勞務協作和對口支援省際平臺,有組織分批次輸送務工人員返崗。
今年湖北武漢的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浂鮾墒¢L期有勞務合作的機制,湖北省常年有200多萬務工人員在廣東就業。湖北、武漢逐步解封之后,兩地攜手幫助百萬湖北籍員工有序、安全地入粵返崗,在今年3月19日晚,全國首趟湖北首發返崗專列G4368抵達廣州南站。截至目前,湖北務工人員入粵返崗人數已基本接近節前返鄉規模。
據介紹,廣東人社部門近期將加強與湖北人社等部門的溝通對接,開展粵鄂兩省勞務協作,特別是針對貧困勞動力開展勞務協作,支持湖北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行動,促進有意愿來粵就業的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幫助已在粵就業的貧困勞動力及時返崗穩就業。
其中,對有來粵就業意愿的,根據湖北方面提供的有來粵務工意愿貧困勞動力情況,每半月收集篩選一批企業崗位信息,形成“崗位供給清單”,在湖北公共招聘網“勞務協作專項招聘”專區進行發布和推送。對已在粵就業的湖北貧困勞動力,通過與社保等數據比對、企業用工備案、實地走訪等方式,摸查掌握貧困勞動力就業失業狀態等信息,建立實名制服務管理臺賬。
接下來,廣東還將把“粵菜師傅”“南粵家政”工程導入兩省扶貧協作,開展特色培訓。創立“粵菜師傅”“南粵家政”就業扶貧基地,吸納湖北貧困勞動力來粵就業。
十大行動計劃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
今年畢業季,廣東將有60萬高校應屆畢業生涌入就業市場。疫情發生后,他們找工作是否會受到影響?對此,葛國興表示,廣東將通過十大行動計劃,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在大規模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活動的同時,實施國有企業就業引領行動、民營企業就業支持行動、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專項行動等舉措,不僅要求省內國有企業招收大專以上應屆高校畢業生數量比上年實現一定比例的增長,同時也對到民營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新業態平臺就業的高校畢業生,落實社保補貼、就業補貼等扶持政策。
此外,廣東還將實施“三支一扶”基層服務行動,在全省招募2000名高校畢業生從事“三支一扶”志愿服務,崗位設置向“支醫”“扶貧”適當傾斜;并在全省招募1000名應屆高校畢業生,從事基層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工作,這項行動將優先招募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
針對湖北籍高校畢業生,廣東還“量身定制”推出一項政策——在廣東省內普通高等學校、職業學校、技工院校就讀、有就業創業的意愿且高考時生源地是湖北的2020屆畢業生,人社部門將按每人2000元標準發放求職創業補貼。
今年我省就業總量壓力不減,大齡低技能勞動力易受沖擊,穩定就業形勢面臨嚴峻挑戰。除了十大行動計劃等幫扶舉措,針對就業困難群體,廣東還有多重保障維持就業大局穩定。
“一方面,我們會按照要求給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發放失業保險金,保障維持生活穩定。”葛國興說,如果參加了社會保險,不符合申領失業保險金的條件,按照國家的新政策,可以申領失業補助金,失業補助金原則上不高于失業保險金的80%。
除此之外,廣東還通過對就業困難群體、失業人員推出5000元的一次性臨時生活補助、民政兜底保障等舉措,分情況、分層級做好就業困難群體的兜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