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以來,做好“六穩”“六保”成為關鍵,據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消息,廣東繼續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通過容缺審批、代辦服務等,廣州、深圳、佛山等地力促新基建等投資項目加快落地。
容缺審批
“交地即開工”成為可能
近日,廣汽豐田第四生產線、聯晶智能和“國際數據傳輸樞紐”粵港澳大灣區廣州南沙節點項目等一批省市重點項目成功辦理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等相關業務。
“整體審批流程比以往精簡約1/3,從取得用地到獲得施工許可證的審批辦結時限壓縮至15個工作日,審批效率大大提升。”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這得益于廣州市南沙區重點推出的容缺審批等新舉措,以告知承諾制作為制度創新的突破口,通過精簡審批環節、創新審批機制、分類優化審批流程等方式提升服務效能,讓“交地即開工”成為可能。
而在汕尾市高新區,在園區范圍內試行的“先建后驗”審批模式也正讓一批項目快速落地。中導未來科技(汕尾)有限公司計劃投資1.8億元建設的中導未來半導體發光器件生產項目,克服疫情影響,于2020年3月27進場探勘,5月就開始打樁。“先建后驗”減少中間環節,縮短辦證時間,讓企業降低成本。
深圳市龍崗區則出臺多項舉措服務項目落地。該區不再將水土保持、環評等作為申領施工許可的前置條件,改為并行事項。同時,在方案核查階段,建設單位將申報材料報送至規劃國土主管部門,再由該部門統一征求燃氣、地鐵、水務等多個單位的意見,避免逐個單位審查,節省大量時間。另外,審批部門也提前介入,主動指導建設單位準備申報材料,對材料齊全、符合辦理條件的申報事項限時辦結。
全程報批服務
讓企業當天取得施工許可
在佛山市高明區,完成審批的星亦跨境電商項目順利動工。該項目是高明區首個跨境電商園,原計劃春節結束施工,但受疫情影響工期延遲。了解情況后,高明區啟動快速辦理機制,組成工作專班,為項目提供全過程保姆式服務,并將該項目納入“拿地即動工”適用范圍,通過“5天征求意見+5天備案審查+3天現場核查”等方式,13天完成審批。
星亦跨境電商項目的快速落地并非個例,廣東多地從服務入手,當起幫企業審批的“保姆”,主動通過全程代辦、跟蹤服務等,加速企業建設項目落地。
廣州市黃埔區對重點企業實行全流程審批指引,協助企業統籌各項報批準備工作時間,審批局一個部門集中提供報批服務。落戶該區的昂寶集團研發中心、生產基地及總部項目總投資3億元,該區在項目籌建初期,就組織環保、建設、規劃、市政、水務等多個專業人員,為企業提供全程報批指引服務。報建期間,審批人員多次主動約談、電話輔導,將“等企業”變為“追企業”,全速提升審批效率,在項目備齊材料上報后,當天就取得施工許可證。
河源市源城區致力于壓減實施工許可審批時限。該區得知阿里巴巴廣東云計算數據中心二期工程建設進度在疫情期間滯后,工程報建綜合窗口積極主動接洽,全程協助企業在網上辦事大廳提交申辦材料,協調將施工許可和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手續合并辦理,并依托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電子證照功能核發電子施工許可證。5月13日,阿里巴巴廣東云計算數據中心申辦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事項,審批時限由原來的5個工作日加快為1個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