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一到枯水期,河里就沒水了,連河底的巖石雜草都露出來,現在水豐河暢,家鄉河漂亮了不少!”在肇慶市廣寧縣古水河花山電站引水壩下300米左右河段,廣寧縣水務局農電股股長黃小生感嘆。
“十三五”以來,廣東通過實施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修復減脫水河段長度163.73公里,電站平均年發電經濟收入可增加1.37億元,每年可節約標準煤1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6.69萬噸,二氧化硫217.25噸。
據省水利廳消息,由水利部、財政部聯合部署,廣東省水利廳、財政廳聯合實施的“十三五”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項目績效評價工作近日順利結束,全省67條河流的196宗項目(含107宗電站增效擴容改造及89宗河流生態改造項目)全部完工并通過驗收,且項目總體完成情況較好。由此,廣東省既定的建設任務宣告如期完成。
從河床裸露回歸碧水潺潺
高山密林間,清澈的河水潺潺而下。作為流經廣寧縣的綏江最大支流,古水河如一條玉帶蜿蜒于群山之中。眼前的青山綠水景象,與沿岸水電站實施生態改造前大相徑庭。
“古水河沿岸建有22座水電站,這次有5宗納入了改造范圍。改造前,電站抽水發電,導致部分河段缺乏生態流量補充,河道淺窄甚至斷流,河床裸露。”黃小生說。
從2016年起,納入“十三五”改造計劃的古水河開始實施河流生態改造及電站增效擴容項目。
在河流生態改造方面,古水河改建3個生態流量泄放閘孔,從水壩(陂)上增加生態流量下泄,為下游河段及時補水。“改造前,這些泄放閘孔已經老舊失修,僅在排沙、清淤時打開,改造后能滿足常年開啟的要求。”廣寧縣水電行業協會會長潘岐偉說。
如今,在古水河不少落差較大河段,能看到一排排運用河灘巖石等就地取材筑起的生態圍堰,將河水蓄集成較寬的河面,減緩下落的水勢。目前古水河已完成新建生態堰壩22個,經過系列改造措施,共修復減脫水河段長度1950米。
此外,古水河各電站通過實施系列增效擴容改造工作,機組發電效率提升的同時,自動化水平及現代化管理水平也大大提高。“改造后裝機容量由31820千瓦增加至41130千瓦,發電量由7964萬度增加至11520萬度,鞏固水庫庫容6380萬立方米。”黃小生說。
修復河流生態
年增發電收入1.37億元
古水河是我省實施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項目的流域之一。省水利專家介紹,農村水電站作為農村重要的基礎設施,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加快農民脫貧致富、促進節能減排、改善生態環境、防洪應急等方面作用突出。
在古水河流經的花山水庫以灌溉、調洪、養殖為主,發電為輔,花山水電站2019年電費收入達3500萬元,還招聘有勞動能力貧困戶到電站務工;清遠市陽山縣14宗農村水電站吸納扶貧資金,入股產生的效益重點用于扶貧分紅及支持集體經濟,自2010年以來,該部分收入達5660萬元,群眾受益人數達19279人。
省水利廳農水農電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二五”期間我省有702宗電站納入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范圍,數量全國第一。“十三五”期間,廣東省又有67條河流共196宗項目實施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其中河流生態改造項目89宗,電站增效擴容改造項目107宗,目前全省項目總體完成情況較好。
在生態改造方面,全省共新建改建生態流量泄放閘孔82處,新建生態堰壩30個,增設了監測調度設備92處,實際修復減脫水河段長度共計163.73公里;增效擴容改造方面,全省農村水電站年發電量改造后實際可增加至16.18億度,較改造前增加3.13億度。
截至2019年5月底,全省107宗“十三五”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項目的電站業主全部提交了創建綠色小水電意向書。綠色小水電對生態保護有更高要求,從生態環境、社會、管理、經濟4個方面明確了具體的標準,對落實生態流量的情況實行一票否決制,對河流水生生物、生境、棲息地有重大影響的水電站,須采取修建過魚設施、生態調度等生態保護措施。
近萬宗農村水電
將分類施策或改造或清退
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廣東有近萬宗農村水電站,在解決農村及偏遠地區用電需求、優化能源結構、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支持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早期發展理念滯后,一些地區小水電也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目前,省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小水電清理整改實施方案,按照退出、整改和保留三類開展科學評估和分類處理,促進我省農村水電更加科學持續性發展。對于合法存在且不涉及禁止開發區域、不存在重大安全生態問題可改造的,積極引導其參與增效擴容及生態改造,發揮防洪、發電、生態等綜合效益,并鼓勵申報綠色小水電站創建。而對嚴重影響安全、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及老舊無法修復改造的小水電站,要逐步關停或退出。
為確保農村水電安全運行,廣東推動信息化建設助力監管,目前已開發“平安小水電”移動監管平臺。政府主管部門人員打開微信小程序“廣東平安小水電”,各農村水電站的位置、基礎信息,責任落實參數等情況一應俱全,現場視頻等監控信息陸續接入,將實現壓實電站安全責任,開展監督檢查,安全隱患排查和治理實行線上全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