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近日啟動的2020年廣東省“安全生產南粵行”活動中,廣東發揮數字政府改革優勢,加快強降雨、臺風、洪澇、地質災害、森林火災、安全生產等信息融合,目前已統一整合接入20個部門52個方面的應急管理信息資源,實現“天空地”一體化監測預報,形成監測預警“一張圖”、指揮協同“一體化”、應急聯動“一鍵通”。通過信息化建設初步解決了融合指揮難題,實現對重點災種的實時監測、風險預警。
打造全域感知智慧應急系統
“廣東是受臺風影響較多的省份,我們特意增加應用模塊,加強對全省在用塔吊的監管?!痹趶V東省應急指揮中心的大屏幕上,工作人員打開自然災害應急指揮系統,一個個代表著塔吊的示意點分散在全省各地,鼠標放在點上,還能顯示出塔吊的地址、責任人、防風等級等信息,這是廣東推動大數據應用,建設應急管理“一張圖”的成果之一。
廣東還積極探索打造“全域感知”智慧應急系統平臺。在省應急指揮中心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屏幕上,全省170多家重大危險源企業的信息及監測數據一目了然,點擊企業名字,還可以查看企業實景建模和內部視頻監控。系統還利用數據模型將企業劃分為紅、橙、黃、藍四個等級,實現動態分析和自動預警。
省應急管理廳通過指揮平臺的“熱力圖”系統,對全省20多個重點旅游景區進行安全風險實時監測。工作人員介紹,今年“五一”期間,當接待人數超過景區最大承載量的30%,“熱力圖”系統會發出預警。
年底前接入千余家?;菲髽I
近來,?;芳斑\輸安全備受社會關注。省應急管理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廣東將在今年12月底前,力爭接入全省1307家危險化學品企業并進行三維建模,接入全省?;饭艿榔髽I及5500公里管道數據;建成全省“兩客一危一貨”重點車輛監控預警融合平臺,將車輛、駕押員、貨物、運輸企業等信息數據互聯互通,并輸出車輛運行狀態、電子運單信息、違法行為等各類信息,對在我省運營的省內外重點車輛實施全過程動態監控預警。
信息化助力省到地方的應急聯動更加高效順暢。省應急管理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應急“一鍵通”系統,目前已實現指揮調度全省三防負責人,省指揮中心可以隨時向各市、縣、鎮值班人員抽查點名、點對點視頻指揮調度。
在企業中,信息化的科技支撐也能助力提升安全生產能力。在佛山供電局展廳,有一架列入“佛山市百萬職工崗位零事故行動科技成果”的無人機,佛山供電局安全監管部安全風險管理相關負責人羅志剛介紹了無人機巡護、應急搶險、自動識別隱患等功能。
羅志剛說,佛山供電局通過多年探索,在地形地貌建模、辨識輸電設備空間位置和無人機自主飛行定位三方面取得了厘米級誤差的突破,在全國率先實現了無人機自主飛行精細化巡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