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廣東召開全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推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總結2018年以來第一輪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對進一步加快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進行再部署、再落實、再推進,研究謀劃第二輪產業園建設工作。
廣東把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牛鼻子”。省農業農村廳透露,自2018年啟動該項工作以來,全省已創建14個國家級、160個省級、55個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主要農業縣實現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全覆蓋,形成國家級、省級、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梯次發展格局。
會議指出,三年以來,各地、各部門強化“五個堅持”,久久為功,扎實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堅持高位推動,把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作為全局性、戰略性任務,建立由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園長的“園長制”。堅持政策引領,制定支持產業園建設的“1+N”政策“組合拳”。堅持改革創新,調整省級財政投入方式,下放管理權限,充分調動市場積極性。堅持聯農帶農,鼓勵引導農業新型經營主體聯結帶動農戶,構建農戶分享全產業鏈利益保障機制。堅持科技賦能,建立科技支撐機制、專家服務團隊工作制度,提升產業園綜合實力。
現代農業產業園在做大做強鄉村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效顯著。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底粵東粵西粵北地區100個省級產業園主導產業總產值1305.8億元。產業園內農業企業數量達到3299個,品牌數量(含企業自有品牌)2459個,其中新增品牌493個。吸引返鄉創業人員數2.55萬人,輻射帶動農民就業人員數123萬人,園內農民收入水平高于當地全縣平均水平24.6%,累計聯結帶動貧困戶7.18萬戶,平均每戶每年增收8518.91元。財政資金撬動作用效果明顯,省級財政資金撬動比達到1:4.36。
會上,省農業農村廳對第二輪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提出了設想:第二輪產業園建設將以調結構、擴規模、抓龍頭、創品牌、全鏈條、增效益為主攻方向。繼續圍繞大產區、大品牌,建設一批優勢農業產業園,擴大產業園覆蓋范圍,打造一批全產業鏈、在國內外有競爭力的優勢產業區(帶),同時發展建設一批功能性產業園。
會議強調,全省各地各部門要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主動作為,細化舉措、強力推進,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任務。政府是產業園建設責任主體,要壓實責任,落實“園長制”,把產業園作為鄉村振興的“牛鼻子”、主抓手,統籌推進,切實履行園長責任。各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農業農村部門要統籌做好組織協調工作,相關部門要從財稅支持、金融服務、用地保障等方面同向發力。要做好經驗總結,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宣傳產業園工作,把好經驗好做法推廣出去,形成一批可借鑒、可推廣的范例與樣板。要謀劃第二輪產業園建設,選好主導產業,選好實施主體,完善要素支持,建立聯農帶農機制,把產業園做出影響,做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