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上午,廣東省農科院舉行院地合作工作推進會。會議透露,下一步,省農科院將進一步加強幫扶地方農科機構科技人員,力爭“十四五”期間實現科技支撐10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服務1000個省級龍頭企業,輻射1萬個農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及種養大戶的目標。
據了解,2015年底,為推動農業科技成果更好更快轉化為生產力,省農科院決定深化與地方科技合作,與地方政府合作共建地方分院、促進中心,為推動科技資源和人才下沉搭建工作平臺。
經過幾年實踐,院地合作模式催生了多項農業科技成果,在水稻、蔬菜、水果、茶葉、花卉、蠶桑等領域形成十大全產業鏈技術,逾200項成果獲得省級及以上獎項。
“十三五”以來,省農科院與地方政府共建省農科院地方分院(促進中心)13個、專家工作站30個,共派出225名專家,1000多名科技人員開展科技推廣、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產業園服務等工作。通過院地合作,“十三五”期間,該院簽訂科技成果轉化合同912項,合同金額3.94億元,大批優質科技成果走出“深閨”,轉化成現實生產力。
省農科院院長陸華忠介紹,著眼“十四五”,省農科院將著力于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打造院地企合作新樣板,提高全產業鏈服務水平,實施人才振興科技行動等方面。通過加強核心技術攻關,打好種業翻身仗,構建全鏈條孵化育成體系,推廣十大全產業鏈技術集群,組織科技特派員大下鄉等方式,解決深層次的“卡脖子”問題,促進我省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會上,省農科院與佛山市簽署共建高水平農業科技示范市協議,與佛山、汕頭、梅州、河源、韶關、江門、湛江市簽署了共建分院協議,與廣東省農墾集團公司簽署科技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