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和諧的社會環境,是人民群眾的向往,更是人民警察的追求。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傳統接觸式犯罪持續下降,以電信網絡詐騙為代表的新型犯罪發案數日漸增多。
民有所呼,警有所應。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廣東公安正強力推進“全民反詐”專項行動。廣東警方不僅注重事后打擊,亦強調事前的防范和事中的預警、勸阻,并為此構建了技術反制、預警勸阻、宣傳防范等防線。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省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0315起,同比上升9.92%,抓獲犯罪嫌疑人11725名,同比上升88.17%,電信詐騙警情同比下降19.14%。其中,今年4月“反詐聯勤作戰中心”正式運作以來,全省抓獲犯罪嫌疑人3070名,破獲案件3503起,協助止付銀行賬戶2.3萬個,成功止付涉案資金7.78億元。全警打防效能明顯提升,全社會共治電詐格局初步形成。
開展“斷源”等系列專項行動
為有力清除藏匿境內的黑灰產通信設備,省公安廳近期成立“斷源”行動工作專班,組織全省公安機關集群打擊。行動至今,查獲黑灰產通信設備1310余臺、抓獲犯罪嫌疑人470余名、核破案件1960余宗……
“斷源”行動專班高效運轉,依托的是“反詐聯勤作戰”新機制。
4月底,省公安廳成立“反詐聯勤作戰中心”,各警種派員帶資源、帶權限進駐,3大基礎運營商、7家主要商業銀行全天候對接支撐,強化涉詐電話阻斷、涉案資金快速止付凍結、涉詐信息網址攔截封堵,重點加強夜間應急止付作用。
“打擊電信詐騙,不能停留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階段。作戰中心除了直接打擊電信詐騙分子外,還針對詐騙窩點信息流、網絡流、資金流等進行全鏈條打擊。”“反詐聯勤作戰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特別是“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廣東警方相繼開展“斷源”“斷號”等系列專項行動,將全鏈條、全方位打擊的思路貫徹到底。
“反詐聯勤作戰中心”正式運作以來,各地反詐部門也參照省公安廳做法,建立反詐聯勤作戰中心,成效初顯。
如潮州警方從省公安廳下發的一條“斷源”行動線索入手,掌握到在該市湘橋區磷溪鎮有不法分子利用境外手機號注冊微信號并販賣的線索,成功抓獲3名犯罪嫌疑人,現場繳獲“貓池”設備、無實名認證境外電話卡等作案工具一批。
廣東公安還持續推進“斷卡”專項行動,重拳打擊收販卡團伙及其犯罪網絡,嚴厲打擊懲治行業“內鬼”。今年以來,全省共鏟除涉“兩卡”犯罪窩點2222個,打掉黑灰產團伙690個,刑拘“兩卡”犯罪嫌疑人6624名。
預警工作機制精準度超七成
除了直接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通過宣傳提升群眾防騙“免疫力”,是遏制詐騙高發最經濟、最有效的方式。
廣東警方將“國家反詐中心APP”安裝推廣作為精準宣傳的有力抓手,結合本地實際,加大安裝推廣力度。據了解,目前廣東“國家反詐中心APP”的安裝量位居全國第一,用戶數占全國一半以上。
目前,廣東公安還通過在全省開展對群眾“一戶一告知”和對涉詐重點人員“一人一承諾”宣傳工作,并發動學校發放“致全省學生家長一封信”等,不斷增強群眾識騙防騙能力。
除了事前防范宣傳,精準勸阻也是避免群眾受騙的重要手段。
目前,通過整合各渠道數據來源,省公安廳成立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頂層設計工作專班,并建立了一套快速高效的預警工作機制。該專班日均向全省輸出各類高危預警信息14000余條,預警精準度超七成。
依托預警信息,民警通過電話勸阻、上門勸阻等方式,高效開展工作。
省公安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全省公安機關將繼續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契機,主動作為、勇于擔當,持續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保持嚴打高壓態勢,進一步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