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全面放開煤電發電上網電價和推動全部工商業用戶進入市場。廣東電力交易中心此前已經進行了結算優化,合理疏導發電側成本,《通知》出臺后正在抓緊研究政策,爭取盡早結合廣東實際情況制定下一步實施辦法。
“此次《通知》的出臺,放開了全部煤電機組的發電量進入市場,并提高了煤電機組上網電價的浮動比例,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緩解當前煤電機組的成本壓力,從而改善電力供應緊缺問題。”廣東電力交易中心副總經理盧恩認為,《通知》的出臺意味著電力市場化改革邁出重要一步,短期來說可以進一步理順“煤電”關系,保障電力穩定供應,更重要的是暢通發電企業與電力用戶的價格傳導機制,形成“能跌能漲”的工商業電價,更充分發揮市場優化資源配置、促進電力供需平衡的基礎性作用。
9月24日,廣州港燃煤價格已達1550元/噸,同比增長310%;現貨天然氣到廠均價上漲至約7.1元/立方米,同比增長610%。另一方面,今年以來在經濟快速恢復和氣溫持續升高的影響下,廣東省電力需求增勢強勁,電力供應緊張。
在這樣的情況下,9月底,廣東已經出臺了電力交易四季度運行方案,在最大程度尊重現有批發、零售合同的同時,合理疏導發電側成本。
盧恩表示,《通知》印發后,廣東省能源局等部門正會同電力中心抓緊研究政策,將結合廣東實際情況,制定下一步實施計劃。
截至9月底,廣東共有29097家主體獲得市場準入資格,其中,參與交易的售電公司164家,發電企業153家,大用戶778家,一般用戶27661家,數量位居全國前列,預計2021年交易電量3000億千瓦時左右。根據《通知》,未來尚未進入市場的工商業用戶將全部進入電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