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部門動態

我省強化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 農林牧漁業總產值五年增長40%

時間 : 2022-04-24 09:07:35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一年一度的荔枝季即將到來,行走在茂名高州市根子鎮元壩大道上,道路兩邊全是掛滿了果實的荔枝林。

  世界荔枝看中國,中國荔枝看廣東。近年來廣東通過打好產業、市場、科技、文化“四張牌”,推動荔枝增產又增收,真正成為富民興村的大產業。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關鍵。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以來,省委、省政府強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突出集群發展,打通產銷堵點,培育多元業態,形成推動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廣東打法。

  一項項創新舉措的落地,助力廣東鄉村產業振興跑出“加速度”。五年里,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加值分別由2017年的5969億元、3712億元,提高到2021年的8369億元、5169億元,其中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40%。廣東產加銷一體化格局總體形成,現代農業進入全面轉型升級階段。

  新平臺

  “一縣一園”“一鎮一業”“一村一品”帶活產業鏈

  清晨,陽光透過薄霧,灑在農田上。沿著山路,兩旁新型果蔬基地隨處可見。大棚里,作業車來回穿梭,勞作的人們緊張忙碌中……這是清遠英德市連江口鎮連樟村果菜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一景。

  發展壯大鄉村產業,農業產業園是“牛鼻子”。廣東把現代農業產業園作為鄉村產業振興“龍頭”,“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作為“龍尾”,用“龍頭”帶“龍尾”,讓整個產業鏈條活起來。

  一組數據見證五年來產業鏈的活躍:2018年以來,全省已創建了18個國家級、235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019年以來,全省共扶持粵東粵西粵北和珠三角部分農業大縣共15地級市90個縣(市、區、街道)3203個村發展農業特色產業,全省共有20個地級以上市的2278個村被認定為省級“一村一品”專業村,300個鎮被認定為專業鎮,74個村鎮榮獲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稱號,增量連續三年保持全國第一,332個農產品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數量名列全國前列。

  自此,廣東在全國率先構建起“跨縣集群、一縣一園、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實現每縣至少一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據統計,第一輪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總產值已達3308億元,輻射帶動農民就業創業超過150萬人,現代農業產業園二三產業產值過半,產業園內農民收入比增超兩成。

  隨著“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地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去年底,廣東再次啟動2.0版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出臺《2021—2023年全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方案》,三年內再投75億元,建設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00個以上。

  新思路

  “12221”市場體系讓農產品“量價齊漲”

  近年來,廣東菠蘿持續走紅。聊起這些年的“菠蘿熱”,湛江市徐聞縣曲界鎮三河村農戶鄭小英打開了話匣子:“價格好,我們可以多賺一點,就很開心。”

  鄭小英心中有明白賬——自己種了300畝菠蘿,有150畝菠蘿可收成,按7000—8000斤/畝、1.3—1.5元/斤算,刨除成本,每畝地凈收入在4000元左右,“種菠蘿30年也難遇今年這樣的好價錢”。

  菠蘿賣出好價錢的背后,離不開廣東近年來探索出的一套制勝秘訣: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即推出“1”個農產品大數據平臺,組建銷區采購商和培養產區經紀人“2”支隊伍,拓展銷區和產區“2”大市場,策劃采購商走進產區和農產品走進大市場“2”場活動,實現品牌打造、銷量提升、市場引導、品種改良、農民致富等“1”攬子目標。

  這一市場體系的建立,源于2018年。那一年,徐聞菠蘿銷售陷入低迷,不久,省農業農村廳組建起徐聞菠蘿專項工作組,在徐聞開展深入調研,從優化產業結構、拓展流通渠道、打通加工鏈條、唱響品牌形象等方面多管齊下,出臺一系列措施,有效解決了徐聞菠蘿“賣難問題”。同時,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徐聞菠蘿市場營銷體系建設的思路框架,并提煉形成了廣東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

  3年多來,廣東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建設從徐聞“菠蘿的海”走向全省,延伸到荔枝、柑橘、龍眼、鮑魚……打響一批“粵字號”農業品牌,有力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推動了農業產業數字化,拓展了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實現了從“廣東產品”到“廣東品牌”的轉變。

  對此,長期從事農副產品收購、冷藏、加工、銷售的省人大代表、河源蒜精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溫東岸深有感觸,“廣東推出一系列農產品銷售政策措施,以市場促生產,有力推動了特色農業的發展”。

  在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看來,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推動了抓農業的方式,從過去的只抓生產向抓生產、市場、流通、消費等全產業鏈轉變,使得廣東農產品實現“量價齊漲”“暢銷全球”。

  新業態

  預制菜引領消費潮流 成為農業新增長點

  驗收、清洗、分切、再清洗、滾揉、包裝、冷凍……如今走進汕頭市冠海水產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冠海水產”)的生產車間,牛蛙預制菜生產線上一片忙碌景象,每個環節都井然有序。

  “包裝好的牛蛙預制菜產品被裝進-18℃的冷鏈運輸車后,就會銷往全國各地,端上消費者的餐桌。”冠海水產董事長柯銳城介紹說,自2020年推出牛蛙預制菜以來,銷量持續上漲,目前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牛蛙預制菜企業之一。

  冠海水產通過搶抓預制菜產業機遇實現轉型升級,得益于我省農業新業態的快速發展。近年來,廣東創新推動農產品加快向標準化、品牌化、食品化轉型,推動預制菜形成先發優勢,引領消費潮流,成為新興增長熱點。

  與此同時,數字農業、休閑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也蓬勃發展。

  “鳥鳴入耳,氧氣充盈肺腑。人與自然的寧靜是這里的一切。”“80后”陳先生是名“碼農”,每逢閑暇,他便拖家帶口從汕頭出發,驅車前往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陰那村的雁南山居民宿,回歸大自然的安寧,體驗鄉居生活。

  和陳先生一樣,到鄉村尋一處獨特民宿,看綠水青山,聽鳥啼蛙鳴,正成為越來越多都市居民的選擇。每逢節假日,雁南山居更是一房難求。作為當地美麗鄉村精品線路的重要節點,近年來,雁南山居帶動周邊10多家高端民宿入駐。

  雁南山居的發展并非孤例,近年來,全省“美麗經濟”市場火爆,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加快發展,至去年底,全省累計創建全國休閑農業示范(重點)縣(區)11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42個、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鎮(點)604個,培育鄉村民宿6628家。在節假日期間,到農家體驗農耕樂趣、品味民俗情調、感知田園風光,成為居民出游的重要選項。

  蹲點記

  湛江市徐聞縣“菠蘿的海”

  全鏈條發力助菠蘿跨洋出海

  車沿公路蜿蜒前行,全國最大的菠蘿產區——湛江市徐聞縣“菠蘿的海”映入眼簾。在這里,滿載菠蘿的小貨車忙碌地穿梭往來,一望無際的菠蘿田猶如打翻的調色盤,與散落其間的村莊、巨大高聳的風車共同構成一幅獨具魅力的熱帶生態農業畫卷。

  徐聞是“中國菠蘿之鄉”,全縣菠蘿種植面積達35萬畝,年產量約70萬噸。“每年的菠蘿收獲季,‘菠蘿的海’都會吸引全國各地的游客爭相‘打卡’。”曲界鎮菠蘿種植大戶介紹,就是這些“金果子”,不僅帶美了一片鄉村,也帶富了一方百姓。

  徐聞縣種植菠蘿的歷史可追溯到1860年,當時所種的土種菠蘿,果小味酸,以收葉片加工纖維、紡紗織布為主。1926年,旅居新加坡的華僑倪國良從南洋帶回“巴厘”菠蘿種苗,在徐聞縣曲界鎮愚公樓村的開荒地里栽植。所結之果香脆清甜、適宜鮮食,深受群眾喜愛,并迅速帶動周邊村莊種植,“愚公樓菠蘿”因此聞名。

  然而,由于品種結構單一、果品品質不穩定等原因,徐聞菠蘿也曾發生過滯銷現象,價格持續低迷。“特別是2018年,徐聞菠蘿受寒潮影響推遲上市,導致供過于求,大量的菠蘿賣不出去。”回憶起彼時的場景,徐聞菠蘿協會會長吳建連感慨道。

  2019年,廣東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的運行,為吳建連和果農們帶來了希望——菠蘿收購價從2018年的0.2元/斤飆升到1.2元/斤。今年,徐聞菠蘿更是一上市即價格高開,田頭收購均價達到了2.5元/斤,最高3元/斤。

  不僅是價格的提高,從生產端發力,到加工、經營、銷售等全鏈條,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推動徐聞菠蘿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閉環。今年以來,徐聞菠蘿產銷兩旺,跨洋出海。應季推出的鮮切小菠蘿,更是一躍成為“網紅”水果。

  菠蘿給徐聞人帶來的變化,曲界鎮田洋村黨支部書記韓覺深有感觸,“因為菠蘿種得好、賣得好,這兩年村容村貌有了明顯提升”。

  菠蘿旺季接近尾聲,荔枝正逐漸染紅枝頭。“目前徐聞菠蘿銷售已超七成,總體價格穩定,農民增產又增收。”湛江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程鳳英說,接下來湛江市將聚集各方優勢,跑好2022年廣東荔枝“第一棒”。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