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有意義的民生工程,一定要支持!”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8月31日正式開工的消息傳來,沿線百姓們喜不自勝,奔走相告。湛江、茂名、陽江和云浮等地的村民們拿出實際行動支持工程加速落地,沿線政府同樣拿出真抓實干的工作效率,全力推動工程建設。
“源源不斷的優質西江水注入粵西大地,將系統解決該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粵西4市將迎來全新發展機遇。”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來西江水輸送至湛江、茂名、陽江、云浮4市,可以大幅度提高該地區的供水保障能力,助力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
配套工程加速落地
工程沿線產業迎來發展新機遇
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正式開工,對于湛江百姓來說可謂是雙喜臨門。
作為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的配套項目,湛江市區域內調水工程——湛江引調水工程已進入通水最后攻堅階段,有望于近日建成供水。鶴地泵站設備正在緊張調試,沿線輸水管道施工和打壓試驗有序開展,鶴地水庫優質水資源將通過地下輸水管道送達市區千家萬戶。上述兩座引調水工程未來將在湛江發揮“雙龍”相繼輸送活水的功效,屆時整個雷州半島的水源結構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湛江地區數百萬城鄉居民心心念念的“用水自由”正在從夢想走向現實。
“這是省委、省政府站在粵西4市未來發展的全局高度謀劃建設的重大民生工程。聽到開工的消息,大家心里都很激動。”從湛江市區來到徐聞縣農村,徐聞下橋鎮北插村委會的郭朝棟介紹,工程建成后,將徹底解決該村“十年九旱”的艱難局面,村民們不但能夠喝上優質的自來水,種植的農作物預計也能受益實現增產。
在徐聞縣,當地許多村民種植的主要經濟作物是菠蘿,徐聞“菠蘿的海”聞名全國。在過去5年,徐聞菠蘿產量從50多萬噸增加至70多萬噸,農民人均收入從1萬多增長到2萬多,徐聞菠蘿產量、銷量在今年再創歷史新高。工程建成通水后,將大大緩解當地干旱缺水的困難局面,菠蘿等農作物的種植條件也將得到大大改善,助力當地百姓增產增收。
“我們園區內的醬油調味品等食品產業發展很快,對水資源保障有著較高需求。目前園區投產食品企業有20多家,簽約和在建項目全部投產后將達到120家,規模翻好幾倍,用水量也大增。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將直接讓陽西受益,提高園區的供水保障能力。”中山火炬(陽西)產業園黨支書劉戈銳高興地說。
據陽江市陽西縣水務部門消息,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茂陽分干線將直接送水至陽西縣茅洞水庫,大大提高陽西縣供水能力。目前,負責向中山火炬(陽西)產業園供水的陽西第二水廠的水源就主要來自茅洞水庫。
據介紹,陽西縣內沒有大江大河,縣內的儒洞河流量不大,隨著全縣工業、農業的快速發展,全縣淡水資源越來越緊張,部分水庫甚至出現秋冬季缺水的情況,現有水資源不足的瓶頸越來越突出。
目前,陽西全縣共有包括茅洞水庫在內四座中型水庫,該縣計劃建設配套工程將四座中型水庫連通起來。屆時,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的水將對全縣居民及工農業生產用水需求提供有效補充,配套工程也將充分發揮當地水庫豐枯調蓄作用,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堅實水資源保障。
全力守護工程水源地
工程取水口搬遷安置方案已全部落實
在云浮市郁南縣建城鎮地心村,碧藍的天空下,一灣碧水從蒼翠的群山間穿流而過。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的取水口便落戶于此。
該工程選擇從西江云浮郁南段引水,并將取水口設置在建城鎮地心村,絕非偶然。
從取水條件來看,郁南縣境內西江河段長62公里,豐水期年均流量54000立方米/秒,河寬1100米至1700米,水深26米至35米;枯水期年均流量也達到12000立方米/秒,水量充沛。優良的水質也是一大加分項。西江郁南段水質長年保持Ⅱ類水,2019-2020年連續兩年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狀況排名全省第一,2019年更是排名全國第三。
據工程負責人介紹,取水泵站及其附屬建筑物占地范圍比較大,工程選址也要考慮避讓水生態環境敏感區,減少開挖支護、縮短總干線長度等,經過層層線路比選和綜合評估,地心村條件較為合適。
如何護好西江郁南段這一全省優質水源的重要涵養地?郁南縣相關負責人表示,污染在水里,根子在岸上。郁南縣堅持污染防治必須標本兼治,從西江兩岸污水排放整治入手,持續推進中小河流治理、黑臭水體治理、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三大工程”,全力護好灣區“水缸子”。
“經工程設計初步測算,地心村取水口擬征地面積454.18畝,征地范圍將在近期的初步設計優化階段細化明確。”郁南縣配合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村民支持度相當高,大家紛紛主動簽署同意書。一些外出務工人員家庭,也通過和家屬一起打電話現場商量、現場拍板。
白沙村是地心村委轄下的一條自然村。今年59歲的白沙村村民周進權是土生土長的白沙人,也是該村的村干部。“搬遷除了舍不得生活了幾十年的家之外,對生活、生產沒什么影響。”他表示,這是個利國利民的項目,自己作為村干部必須帶頭做好榜樣,動員村民積極配合。經過鎮村宣傳發動,白沙村村民都很支持項目建設。“知道將要建設環北部灣項目時,自己第一時間簽了同意書,以實際行動支持項目建設。”同住白沙村的周材升說。
目前,地心村取水口涉征地拆遷的56戶已全部簽名確認,并完成復核公示。移民集中安置地點在今年7月已完成征地約80畝,全部搬遷戶已落實安置方案。
24小時不間斷施工
全力推進工程先行建設段攻堅克難
“轟隆隆……”在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信宜貴子支洞先行段施工現場,機器已開始繁忙運轉,各種運輸車輛和挖掘機來回忙碌。
茂名信宜是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先行建設段。“開工起,先行段便開始24小時不間斷施工,最高峰時要達到200人左右交叉作業,才能在23個月內完成貴子支洞主體工程建設。”中鐵四局建設項目負責人劉光榮說。
工程為何在信宜先行?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項目設計總工程師劉元勛介紹,云開山隧洞是工程涵括的最長單洞隧道。“隧洞的單洞長64.5公里,最大埋深910米,而貴子支洞為云開山隧洞的6號支洞,恰巧位于F4大斷裂以及巖溶帶前段,前面一段是TBM施工,后面一段采用的是鉆爆法施工,施工難度極大。”劉元勛認為,“只要能把貴子支洞做好了,就能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把前后工程連接起來,整個工期也就有了保障。”
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是從根本上解決粵西地區缺水問題、造福粵西人民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工程建成后,高州水庫將成為粵西水資源配置核心調蓄水庫,從茂名‘生命之庫’蛻變成‘粵西水塔’,供水人口增長三倍,從600多萬人擴大到1800多萬人。”茂名市水務局局長呂衛華說。
早在2020年12月,該工程合江支洞試驗段開始在茂名化州市“先行先試”,為主體工程建設提供試驗數據。“合江支洞具有斷面大、坡度陡、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圍巖極不穩定等特點,在試驗段建設期間,項目同步開展試驗研究課題,為主體工程建設積累了一定經驗和合理性參考數據。”劉元勛說。
經過20個月不懈努力,合江支洞試驗段已基本完工。“我們提出了隧洞施工超前地質預報物探設計方案,并且通過鉆爆法隧洞開挖襯砌同步施工試驗研究,從而可縮短隧洞襯砌工期,降低襯砌施工成本,進一步提高施工效率。”劉元勛說。
“接下來,我們將堅持以加快工程建設、造福粵西人民為目標,擔當作為、加壓奮進。”工程建設單位、廣東粵海粵西供水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文鋒表示,為推動工程早日全面開工建設,該公司將堅持“能快盡快”原則,科學做好工程進度總體規劃,提前籌備招標工作,并針對工程重難點問題,做好科研技術攻關,為工程建設提供科技支撐。在施工過程中,將認真落實“安全、質量、進度、投資、廉潔”五大控制管理體系,切實保障工程建設質量和安全,將工程打造為“新時代民生精品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