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由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東京中國文化中心主辦,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的“匠心南粵 美美與共——中國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展”于10月18日起在日本東京中國文化中心開幕。
本次展覽精選廣東省27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共44件實物展品,通過織繡之美等六大板塊,集中展示廣東精美的非遺藝術、精妙的工匠技藝。在織繡之美單元,展出了粵繡、香云紗等織繡佳品;在編扎之美單元,展出了佛山獅頭、陽江風箏等以尋常草木描繪浪漫想象的作品;在陶瓷之美單元,展出了廣彩、陶瓷微書等備受世人喜愛的陶瓷精品;在雕塑之美單元,潮州木雕、廣州欖雕等展示了嶺南各地匠人們的精雕細琢;在剪刻之美單元,佛山木版年畫、廣東剪紙等帶來了嶺南地區的民俗民風民情;在文房之美單元,端硯、白沙茅龍筆等彰顯南粵地區的文脈傳承。
多元展品,呈現南粵大地文化圖景。廣東是嶺南文化發祥地、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發端地,也是中國改革開放先行地,傳承、發展和創造了具有鮮明歷史特性和地域色彩、內涵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參展作品聚焦嶺南題材、歌頌美好生活,表達匠人們對自然敬畏、對生命尊重和生活的熱愛。廣繡作品《濃情蜜意》以巧妙的針法繡出嶺南荔枝佳果;新會葵藝作品《松鶴》用材樸素,借松鶴延年之意,表達出嶺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展覽還選取廣東剪紙《粵港澳大灣區》、肇慶端硯《灣區龍出海》等緊跟時代步伐的創新作品,展示出灣區匠人們心懷家國,書寫情懷,致力講好中國故事、廣東故事、灣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