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第六屆(2022年度)廣東省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履職報告評議會在廣州舉行。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水利廳、省審計廳、省信訪局和省殘聯等5個單位作為年度評議對象在會上作普法責任制落實情況履職報告。
省水利廳廣泛宣傳水法,引導群眾積極支持和參與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2021年實現全省農村集中供水全覆蓋;省信訪局落實《信訪工作條例》規定,深入了解群眾訴求,推動3.2萬件重復信訪積案得到解決;近兩年,省審計廳組織全省審計機關完成審計項目6200多個,查出違規問題金額520多億元,普及相關行業法律法規5.8萬多條(次);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揮省住房城鄉建設法治研究會的智庫、助手作用和400個基層普法陣地的梁柱作用,推動普法宣傳向基層延伸;省殘聯依托網上普法平臺,組建了由4.9萬名殘疾人組成的普法宣傳員隊伍,有效連接殘疾人及親屬105.3萬人。
5個年度評議單位接受了評議團現場評議。評議綜合社會評議、評委評議、現場互評等三項結果,現場公布評議結果,5家單位評議等級均為優秀。
在前期社會評議階段開展的微信投票評議中,3天網上投票91萬余次,總訪問量超255萬次,收到良好的普法宣傳效果。
評議會上,省普法辦還對2021—2022年全省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創新創先優秀項目進行了頒獎展示。
省普法辦介紹,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八五”普法中期評估年。舉辦此次評議會,旨在以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全民普法工作,進一步推動國家機關落實普法主體責任,提升全民法治素養和全社會法治化水平,以高水平法治服務高質量發展。
廣東自2017年起在全國率先組織開展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履職報告評議活動,目前評議制度在全省覆蓋、全國推廣。6年多來,省、市、縣(市、區)三級共評議國家機關393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