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廣東省市場監管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廣州召開。會議透露,2022年,全省市場主體、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相比上年末分別增長7.0%、5.3%、8.5%,全年凈增長市場主體107.4萬戶。
據會議消息,2022年全省專利及商標質押金額970.2億元,同比增長119.3%。向全省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發放2萬份技術幫扶和產品檢測券。廣東實施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三年行動計劃,以“一照通行”改革為主線,登記注冊和許可審批便利化改革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申請材料精簡50%、辦事時限壓縮70%。
2022年,廣東在全國率先立項制定5項預制菜地方標準。制定全國首個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規劃。全省建成或在建國家質檢中心87個、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6個。全省首批獲批8個國家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試點示范城市,建設首批1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和13個重點園區知識產權協同運營中心,累計建成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中心354家。全省新發行20單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發行金額超過42億元。全省累計專利授權量、發明專利有效量、有效注冊商標量、累計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等指標均居全國首位。
2022年,廣東市場監管系統全面鞏固“港口碼頭+集中監管倉”聯動響應機制,有效發揮集中監管倉對涉疫冷鏈食品的“首站攔截”作用。推動農批市場全面實現網格化管理,提前5個月完成550家農貿市場升級改造任務。全省開展食品抽檢85.3萬批次、食用農產品快檢929.7萬批次、藥品監督抽檢1.6萬批次,均超額完成省民生實事目標任務。處理投訴舉報264.7萬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約5.8億元。
2022年,廣東市場監管系統還深入推進民生領域“鐵拳”行動,大力打擊侵權假冒、價格欺詐等違法行為,開展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共查處各類案件22.9萬件,同比增長37.2%。
2023年,全省市場監管工作將以助推高質量發展為主線,聚焦“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制造業當家”,打造一批質量創新先導區和強國標桿城市,加快布局適應現代化建設的一批國家級、省級高水平質量基礎設施,提升重點產業集群檢驗檢測綜合能力。
廣東市場監管部門還將全力支持市場主體健康發展,在大灣區市場監管改革創新上力求新突破,推進大灣區市場監管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推出一批“灣區標準”,開展“灣區認證”,擴大“港澳藥械通”目錄,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競爭政策委員會。
今年,廣東市場監管部門還將推動公平競爭政策全面實施,開展民生領域反壟斷執法專項行動,開展特定領域政策措施抽查;加強網絡平臺監管,組織開展“電商平臺點亮”“網絡市場監管”等專項行動,打擊各類網絡違法行為,深入推進全國商業秘密保護創新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