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產業是廣東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之一。日前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推動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為廣東加快建設世界級先進紡織服裝產業強省描繪了清晰的“施工圖”。
2月24日,據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發布媒體座談會消息,廣東力爭紡織和服裝產業營收到2025年底達7000億元、到2027年翻一番,建成世界級先進紡織服裝產業強省,近期擬發布《廣東省紡織服裝行業數字化轉型指引》,推動省紡織服裝行業數字化轉型和應用水平邁上新臺階。
促進時尚產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
“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廣東在紡織領域形成了汕頭、東莞、江門開平、中山、揭陽普寧、佛山高明6個比較集中的市(區),在服裝領域形成了三大產業帶。”省工信廳消費品工業處副處長黃海丹介紹。
如何做大做強區域產業集群,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提出,依托廣州、深圳在紡織服裝商貿、全球性展會、總部、高端定制、時尚創意等方面的優勢,打造紡織服裝總部經濟和創意設計的“兩極”;繼續推進汕頭潮州揭陽、深圳東莞惠州、廣州佛山中山服裝產業“三區”做大做強;繼續做大大朗毛織、虎門女裝、鹽步內衣、沙溪休閑服、開平牛仔服等知名產業集群,到2027年爭取培育營收超千億的紡織服裝特色區域3個。
目前,廣州地區的紡織服裝產業形成了產業鏈完整且強大的供應鏈生態系統,滿足現代服裝產業“小單快反”需求。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消費品工業處二級調研員張凱軍表示,將綜合運用揭榜掛帥、擇優獎補等方式,鼓勵企業加強研發投入,開展關鍵技術(裝備)、行業成套應用解決方案攻關,突破高檔面料等工藝技術。
今年2月,深圳印發了《深圳市現代時尚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2023—2025年)》。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優勢產業處副處長沈卓蘊表示,將推動設立現代時尚產業集群基金,充分發揮社會資本的作用,加快布局時尚領域的科技創新資源,促進時尚產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
紡織服裝行業的高端化發展,離不開一批紡織服裝產品技術標準領跑者。“面料彰顯服裝特性功能,希望建立由服裝企業、面料企業共同組成的研發機構,推出具有強大市場競爭力的服裝品牌。”互太(番禺)紡織印染有限公司運營總監趙奇志說。
比音勒芬服飾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史民強說,廣東還應從制定標準、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模式、開展產品質量比對等方面,引導企業切實提升產品質量。
人才是第一資源。《實施意見》提出,培育紡織服裝百名設計大師和萬名熟練技工。“我們將加大與全國知名紡織院校的科研合作,建立在校學生的校企培養及實習模式,吸納優秀畢業生,孵化原創設計人才。”廣州迪柯尼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熊國文表示。
推動80%規上企業建智能制造車間、工廠
對傳統的紡織服裝產業來說,數字化是供應鏈升級的關鍵。《實施意見》提出,數智化建設推動紡織服裝生產經營管理降本增效。到2027年,培育20家行業數字化轉型示范企業,培育一批企業首席數據官,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90%;全省全行業兩化融合水平達到60%以上,推動80%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建設智能制造車間、智能制造工廠。
廣州市例外服飾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志光坦言,在產品制造的數字化轉型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服裝服飾是非標準化產品,款式、結構和制作邏輯千差萬別,在技術上很難形成統一的標準。做數字化研發的企業,對服裝產業、人體工程結構的了解仍需加深,希望能拉近服裝產業和軟件開發企業間的距離,更好推進服裝產業數字化轉型。”
針對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痛點堵點,黃海丹表示,近期擬發布《廣東省紡織服裝行業數字化轉型指引》,聚焦紡織服裝工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公共服務等關鍵環節的數字化技術應用,推動省紡織服裝行業數字化轉型和應用水平邁上新臺階。
廣東還將分門別類實施傳統優勢產業改造升級專項行動,并以政府購買服務、專項補助等方式,支持平臺企業為紡織服裝中小微企業和靈活就業者提供超過50項價廉質優的數字化轉型服務產品,推進企業“上云”提高研發設計、生產加工、經營管理、銷售服務等業務效率,加快轉變中小企業傳統發展方式。
鼓勵珠三角地區保留高端鏈條
針對當前珠三角和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發展不平衡、產業園區特色化發展不明顯的現狀,從全省一盤棋考慮,《實施意見》鼓勵珠三角地區保留產業鏈上的高端鏈條,即技術密集程度高、產品價值增值度高、利潤豐厚的環節。同時,引導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加強與紡織服裝核心和重點城市開展產業共建、產業合作、優勢互補,出臺針對性優惠政策,積極有序承接產能轉移、產業鏈供應鏈部分環節轉移。
“近年來,廣東紡織服裝企業向省外轉移的速度有加快的跡象。”廣東省紡織協會秘書長顧玲認為,有了《實施意見》的指導,企業在擴大產能,建立產業基地時,能夠更有效地推動產業在省內有序發展,有效保持產業體量和規模。
近期廣清紡織服裝產業有序轉移備受關注。黃海丹表示,在推進珠三角保留高端鏈條,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承接制造等環節的過程中,要發揮珠三角強大的展會、總部等資源的輻射力,推動廣清兩地產業共建,促進全省紡織服裝行業高質量發展。
推動產業有序轉移離不開各界努力。目前,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已經與清遠市政府、廣清·中大時尚科技城簽署了“灣區(廣清)時尚產業創新中心”戰略協議,“圍繞時尚產業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聚集產業創新要素與創新主體,為推動全省時尚產業由大變強提供戰略支撐。”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葉奕莉說。
“清遠承接廣州轉移的紡織服裝業,應找準定位而不是簡單地復制。”廣東省家紡家居行業協會執行會長鄭勇強建議,可通過舉辦清遠國際服裝節、搭建相關展貿平臺等,助力打造千億級產業有序轉移升級示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