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臨近,掃墓祭祀引發森林火災的風險增大;隨著經濟回升向好,進入林區生產作業的人員也將隨之增多,帶來新的風險隱患。如何加快打通基層森林防滅火“最后一公里”?據全省森林防滅火工作暨鄉鎮森林防滅火規范化管理建設推進會消息,今年至明年8月,我省將分五個階段推進鄉鎮森林防滅火工作規范化管理建設。
其中,今年4月至10月為示范引領階段,各地重點抓好示范鄉鎮(街)森林防滅火規范化管理建設,推廣學習廣州增城派潭鎮等全國6個試點鄉鎮工作經驗,帶動重點林區鄉鎮全面落實規范化管理要求,創新探索適合本地社情林情民情的有效經驗做法,形成切合實際且有細化指標的規范化管理機制、舉措和規定;明年7—8月為評估總結階段,省森防辦將組織調查評估,梳理形成我省基層鄉鎮森林防滅火工作規范化、標準化管理體系,推動規范化成果納入省級標準化建設項目。
會議要求,各地要建立健全森林防滅火責任體系,健全鎮級森林防滅火指揮部,制定工作規則,細化工作職責;鎮應急辦負責綜合統籌協調,統一指揮調度。厘清轄區內森林、林木、林地經營等單位和個人責任,層層落實包保責任制,推進“鎮六有、村九個一”防控體系建設,構建人人參與、共建共享的群防群治工作格局。
在強化基層防滅火力量建設方面,要嚴格落實至少每330公頃林地聘用一名專職或兼職護林員規定。因地制宜建立鄉鎮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和義務撲火隊伍。同時,科學劃分管理網格,建立“林長制+網格化”管理制度和工作臺賬,制作森林防滅火網格區劃圖,鎮與鎮、村與村之間建立聯防聯控機制。修訂村規民約,倡導移風易俗,加強防火巡查和設卡檢查,嚴格祭祀、農事和林區施工等野外用火管理,實行野外違規用火有獎舉報制度。緊盯重點人群、重點時期和重要目標,強化森林火災風險隱患排查治理,深入推進林區輸配電設施隱患整治等行動,開展森林可燃物“五清”行動,持續開展打擊野外違規用火和森林火災肇事的“獵火”行動。
會議還要求各地要建立森林火險預警和叫應機制,加強監測預警和火險形勢研判分析,動態修訂完善森林火災應急處置方案(辦法),定期開展應急演練,完善鎮、村應急指揮平臺建設,實現省、市、縣、鎮、村五級貫通;加強防滅火物資裝備配備、使用和管理,做到指揮、力量和裝備物資三靠前,有效提升基層鎮村森林防滅火實戰能力。
接下來,廣東將落實應急管理“一鍵通”森林防滅火全覆蓋,加強林區智能視頻監控、無人機、北斗巡護等先進科技產品應用,打造“空天地”一體化的防滅火預警和指揮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