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廣東省教育廳上線廣東民聲熱線,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邵允振帶隊,發布廣東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情況,并回應教育領域社會關切的熱點問題。
“孩子讀書肯定不能等!”針對佛山市民在買房入戶后,卻因公辦學位短缺,導致孩子無法插班就讀的問題,省教育廳回應表示,當地政府如果無法在現有公辦學位中“挖潛”,也可以通過購買民辦學位的方式解決問題,履行地方政府提供義務教育的責任。未來,還將進一步壓實地方政府配建公辦學位任務,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
10年來省財政投入高等教育超300億元
邵允振介紹,廣東近年來在高等教育方面不斷加大投入,優化結構,深化改革,推動高等教育質量穩步提升,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能力不斷增強。
“十四五”以來,全省普通高校數量由154所增加到165所,21個地市實現本科高校和高職院校的全覆蓋,在校生由原來的378萬人增加到449萬人,在全國排第二位。
新增的高校中,不僅有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香港城市大學(東莞)這樣國際化的香港和廣東合作辦學,也有像深圳理工大學這樣高水平、高起點的新型研究型大學,讓更多的孩子有上大學的機會。
通過實施高等教育“沖一流、補短板、強特色”的提升計劃,廣東分類推進高校改革發展。10年來,省財政累計投入300多億元,帶動地方投入將近300億元,推進高等教育辦學實力的提升。
“十四五”以來,廣東新增3所雙一流高校,雙一流高校的數量和學科數分別達到了8所和21個。高校擁有碩士學位以上授予權的有29所,其中19所有博士學位授予權?,F有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609個,省一流專業建設點719個。
廣東大力推進產教融合育人,培養適應廣東產業需求的人才,在50所高校建有285個產業學院。實施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的專項計劃,全面推進集成電路、工程軟件、人工智能和涉外法治人才的培養?!笆奈濉币詠?,累計培養和輸送了將近450萬高水平高素質人才。
近3年來,廣東4所高校成果入選了“中國十大科技進展”,近3屆共有18項高??萍汲晒@得國家科技獎,在全省的比重占了將近六成。
去年以來,廣東啟動實施百校聯百縣助力“百千萬工程”的專項行動,82家高校和院所對接52個縣(市)進行全面結對共建,超過21萬人次的師生深入廣東縣鎮村一線。
公辦學位不足可積極向民辦學校購買學位
李先生夫婦在佛山市買房入戶后,孩子需要插班就讀小學二年級,但他們到處奔走卻被告知公辦學位不足,無法入讀。他們所在的三水區云東海街道,有數百人遭遇了類似的情況。
在連線時,佛山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黎妍表示,這幾年是佛山義務教育入學高峰,今年申請非起始年級轉學的人數達到1.57萬人,增加了36%,部分區域學位供給不平衡。
李先生夫婦所在的三水區云東海街道,今年申請轉學人數就有768人,比去年增加了221人,增幅接近40%,目前沒有解決學位的仍有300多人。
黎妍介紹,今年下半年云東海街道將新建一所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提供小學學位約2160個,初中學位約1200個,預計明年9月可投入使用,緩解就近轉學難題。
“孩子讀書肯定不能等!”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與信息化處處長趙琦表示,當地教育部門應該為插班生解決公辦學位問題。他建議,若經過“挖潛”,確實存在公辦學位供給不足,可以積極向民辦學校購買學位,解決學生入學的燃眉之急。
趙琦表示,目前全省公辦學位總量并不缺乏,但存在結構性短缺,緣于人口都相對集聚到了珠三角地區和縣城。
對此,廣東印發了《廣東省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其中要求重點增加珠三角地區及粵東粵西粵北中心區域等人口流入地學位供給,并明確了分解任務。
“有些地方政府沒有嚴格按照標準配建學位。”趙琦說,接下來將進一步壓實地方配建公辦學位任務,“這是真正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