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21個地市的經濟三季報全部公布,從總體情況來看,有喜有憂,表現不一,出現分化。透過這紛繁復雜的數據,3個新的趨勢值得關注:
房地產波動影響已有觸及“底端”的征兆。多個地市固定資產投資及多個與樓市相關的指標實現降幅收窄或回正,部分地市三季報數字雖不好看,但四季度高頻數據指征向好。
粵東粵西粵北更有“底氣”。多個地市在細分領域跑出高增長數據,3個地市GDP首次在三季度突破1000億元大關,產業結構向優,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有望進一步收窄。
進出口“底牌”擦得更亮。廣州實現增長率回正;云浮連續三季度高位增長,迅速接近歷史最好水平;全省進出口連續三個季度保持兩位數增長,穩坐全國頭把交椅。
沖刺第四季度,廣東要在全年取得令人相對滿意的成績,離不開21個地市的發力,特別是經濟大市必須挑起大梁。時間越來越緊,穩經濟任務越發艱巨,需要全省各地各部門全力以赴。
或觸及“底端”
樓市影響有望收窄
比較廣東半年報與三季報,一個令人寬心的現象是,房地產深度調整對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的影響有所收窄,沒有進一步擴大的勢頭;商品房銷售面積降幅則比一季度、上半年分別收窄7.2個、3.2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波動帶來的影響不止固定資產投資下降,以五金、建材、陶瓷等上下游產業為支柱的地市規上工業增加值也受此拖累,其中代表佛山在今年前三季度錄得-1.2%的數據。但綜合來看,佛山34個大類行業增長面仍近六成,結構上并未傷筋動骨。
在很多地市,傳統制造業支柱處于或主動、或被動的調整進程中,各類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戲份”增加的情況已逐漸成為常態。然而,房地產要“折騰”廣東到什么時候,無疑仍是公眾關注的焦點。
答案很可能就是現在。市場的種種反饋,似乎預示著相關影響可能已觸及“底端”。
政策層面上,今年前三季度,央行兩次下調LPR,全省最低首付款比例除深圳外統一為15%,廣州全面取消戶籍限購等一系列利好,使房地產市場向好的趨勢逐漸明朗。
中微觀層面上,深圳10月新房銷量僅用約20天就突破1萬套,廣州限購“松綁”,網簽量迅速沖上四大一線城市之首,業界普遍認為,暌違已久的市場信心正與“銀十”一同回歸。
宏觀層面上,雖然仍有惠州、江門等地市的固定投資存在兩位數下跌,但由于多項房地產政策集中發布于9月底,其正面效應或會在下一季度數據中體現。
提振“底氣”
“短板”加速向“潛力板”迭代
三季報中,粵東粵西粵北一些地市跑出了較為亮眼的增長數據。清遠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5%,汕尾市規模以上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0.9%,揭陽市稅收收入增長27.97%,后兩者在GDP增速上亦領跑全省,分別居第二、第三位。
即使隊尾也有驚喜:細看三季報,共有3個地級市GDP首次在第三季度突破1000億元關口,分別是汕尾(1040.44億元)、梅州(1034.32億元)、潮州(1008.90億元)。
從發展新質生產力到制造業當家,再到“百千萬工程”和推動產業有序轉移等諸多舉措,中央、省級各項政策措施落地,都在加速粵東粵西粵北“短板”向“潛力板”迭代的步伐。
與之對應的是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收入比值有望進一步降低:前三季度,廣東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47元,增長3.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41元,增長6.3%。
作為觀察全年經濟形勢的重要指標窗口,三季報中的負增長指標需以更長遠的目光審視。
汕頭是前三季度唯一GDP負增長的地市,規上工業增加值錄得兩位數下降顯然對當地有影響。但“三新兩特一大”產業占比穩定,先進制造業增加值、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及省產業轉移園、汕頭主平臺工業增加值的穩步上升,反映著當地產業優化進展順利,質量并未隨數量滑坡。
增速相對放緩的粵西,情況與汕頭有些類似。茂名、湛江、陽江3個地市均連續多個季度錄得采礦業增幅的迅速下降,海上風電、有色金屬、通信和電子設備等行業則升幅明顯。整個粵東粵西粵北的工業投資保持強勁增長,“結構向優”成為各地報告高頻詞,有望為下一個周期的高質量發展蓄積“底氣”與動能。
打好“底牌”
外貿助力廣東應對挑戰
前三季度,全省進出口總額67548.6億元,同比增長11.1%,今年連續三個季度實現兩位數增長;廣東外貿占全國外貿的20.9%,規模和比重繼續穩居全國第一。
兩個第一,足見外貿進出口在廣東經濟中扮演的“底牌”地位。然而,在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影響下,這張牌越來越不好打,比如廣州就經歷了兩個季度的進出口指標負增長,到前三季度,廣州外貿增速終于成功實現回正,同比增長0.1%,比上半年提升4.4%。其中,汽車(含底盤)出口值增長88%,而電動載人汽車出口值增長75.8%。
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新玩意”同樣使深圳受益。今年前8個月,深圳汽車和汽車零配件分別出口185.4億元和157.5億元,分別增長56.8%和35.5%,出口增長率達19.7%,位居全省第二。
19.7%的高增長率尚只能排第二,第一是誰?
是云浮。在經歷2023年的滑落后,今年云浮迅速觸底反彈,實現連續三個季度的高位增長,第三季度的出口增長率仍保持在驚人的35.4%。去年底召開的首屆中國(廣東云浮)—RCEP產業合作大會,讓云浮找到了“新朋友”。今年1月至8月,中國香港地區、美國、日本是云浮排名前三的貿易伙伴,云浮對他們的進出口分別為17億元、16.1億元和12.5億元,而對其他RCEP國家進出口達26.3億元,增幅達43.1%。
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改革開放的橋頭堡更是如此。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共有9個地市進出口總額達到兩位數的正增長率;隨著“新花樣”“新朋友”賦能“新動能”,可以期待廣東外貿“底牌”穩扎穩打,再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