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省環境保護廳組織編制的《廣東省固體廢物污染防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時間截至2017年11月20日。該行動計劃將成為全國首個省級固廢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根據《征求意見稿》確定的目標,到2020年,廣東基本建成覆蓋全省的固體廢物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處置體系,建立相對完善的固體廢物監管體系,初步實現固體廢物的全過程監管。
擴建廣州惠州危險廢物填埋設施
《征求意見稿》提出五大具體指標:到2020年,全省工業危險廢物安全處置率、醫療廢物安全處置率均達到99%以上,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90%以上,全省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8%以上,95%以上的農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處理。
在固廢處理設施方面,廣州、深圳、韶關、東莞等地市要加快建設處理處置設施或依托現有設施改擴建成綜合性處置設施;加快推進粵東、粵西、粵北危險廢物處置中心建設,擴建廣州、惠州危險廢物安全填埋設施,力爭全省年填埋處置能力增加10萬噸;以江門、惠州、陽江、韶關、云浮、梅州、清遠等地為重點,加快建設一批水泥窯協同處置工業固體廢物項目;深入實施《廣東省城鄉生活垃圾處理“十三五”規劃》,全面推進85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建設;在肇慶、陽江、江門新增3家電子廢物拆解處理企業等。
建立電子廢棄物回收網絡
《征求意見稿》還從源頭上要求“深入推進固體廢物減量化和回收利用”。在嚴格建設項目環境準入上,建設項目需配套的固體廢物處置設施未建成、污染防治措施落實不到位的,其主體工程不得投入使用。
要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收運處理系統,有效減少生活垃圾清運量和最終處理量。2020年底前,在廣州、深圳率先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鼓勵固體廢物特別是危險廢物產生量較大的重點企業自行建設廢物處理處置設施。
在推進生活源危險廢物回收體系建設上,完善廢電池、廢熒光燈管、廢殺蟲劑等生活源危險廢物收集處置網絡。試點建立電子廢物逆向物流回收渠道,探索“互聯網+”模式,推廣智能回收、自動回收等新型回收方式,建設全面覆蓋城鄉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網絡,建成縣級集中貯存轉運設施設置鎮級回收網點。
焚燒廠要實時公布污染物排放數據
《征求意見稿》從固體廢物的產生單位到運輸單位、處理單位、相關政府部門,明確了全鏈條的責任。當中提出,固體廢物產生單位是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的責任主體。
固體廢物運輸單位要全面推行危險廢物轉移運輸全過程GPS跟蹤監控,推動危險廢物轉移電子聯單和電子運單無縫對接,實時共享危險廢物產生、運輸、利用處置企業基礎信息與運輸軌跡信息,嚴厲打擊運輸企業違法傾倒垃圾或跨區域違法傾倒垃圾的行為。
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單位則要依法依規安裝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控設備,在廠區門口豎立電子顯示屏,實時公布污染物排放和焚燒爐運行工況數據,自動監測設備與環保部門聯網,保障設施的正常穩定運行。
廣東還將加大固體廢物環境監管執法力度,開展固體廢物專項整治行動。以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的505家鎮級垃圾填埋場為重點,嚴格按要求落實整改措施,到2020年實現505家鎮級填埋場全部完成封場關閉或升級改造工作,并實現省內無新增的簡易填埋場、小型簡易焚燒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