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省統計局發布廣東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情況,數據顯示:2017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79183元,比2016年多6857元,同比增長9.5%,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7.7%;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3347元,比2016年多5111元,同比增長10.6%,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8.8%。
粵工資水平相對全國較高
廣東是全國的第一經濟大省,工資水平相對較高,尤其是作為經濟增長主力的民營經濟,為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增長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2017年廣東民營經濟總量達到4.83萬億元,民營經濟總量占半壁江山,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53.8%,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拉動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達4.3個百分點。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2017年廣東的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多4865元,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多7586元。
金融業平均工資最高
近年來,廣東緊緊圍繞發展創新型經濟,大力培育創新型企業,正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信息技術產業較快發展,科學研究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從城鎮非私營單位和城鎮私營單位情況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的平均工資也在不斷增加,2017年這兩個行業的平均工資水平進入19個行業門類的前三位。
從城鎮非私營單位行業看,2017年金融業平均工資為149936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89倍,比2016年多14524元,比上年增長10.7%,平均工資水平排名各行業門類首位。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平均工資為147039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86倍,比2016年多11180元,比上年增長8.2%,平均工資水平居次。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水平居19個行業門類的第三位,2017年為125634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59倍,同比增長12.9%。
從城鎮私營單位分行業門類看,年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00614元,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71753元,租賃和商務服務業61502元,分別為全省平均水平的1.89倍、1.35倍和1.15倍。
服務業平均工資增長最快
近年來,廣東服務業發展加快,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加大,在經濟總量所占的比重不斷提高,2017年服務業增加值占經濟總量的52.8%,拉動GDP增長4.4個百分點。
在城鎮非私營單位中,2017年廣東平均工資增速前三的行業依次為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采礦業以及教育,同比分別增長15.9%、14.7%和14.3%。在19個行業門類中,有10個行業的平均工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8個行業是服務業。
在城鎮私營單位中,2017年廣東平均工資增速前三的行業依次為教育、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以及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同比分別增長14.9%、14.3%和13.9%。全部18個行業門類中,有6個行業的平均工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5個行業是服務業。
山區平均工資增長較快
分區域看,2017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由高到低排列是珠三角、山區、西翼、東翼,分別為83477元、65514元、60037元和56894元;同比名義增長率從高到低依次為山區9.9%、西翼9.6%、珠三角9.4%和東翼8.2%。
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由高到低依次是珠三角、東翼、西翼和山區,分別為56152元、43148元、39591元和38411元;同比名義增長從高到低依次為珠三角11.4%、山區8.6%、西翼6.7%和東翼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