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我省交辦第三十三批信訪件97宗,至此全省已累計收到交辦件共6039宗。截至7月7日,全省已辦結3696件,已責令4364家企業整改,問責466人。交辦件辦理具體信息詳見省、市政府及環保部門網站專欄。
各地立行立改行動
佛山:解決黑臭水體擾民問題
群眾向中央環保督察組反映禪城番村涌水體存在黑臭問題,時常出現水浮垃圾堆積從而產生異味擾民,希望有關部門能夠盡快解決。禪城區接辦后,區環保局聯合多部門迅速到現場調查,發現番村涌南接番村內涌,北接車城箱涵,水流穿過佛山大道至同濟泵站,導致整體水路較長、水體流動性差,極易出現污染物沉積發酵和底泥污染物釋放形成內源污染現象,致使水質不穩定,容易發黑發臭。石灣鎮街道為從源頭上控制入涌污染,計劃沿番村內涌開展截污工程,目前工程正進行招投標,預計7月上旬開標,7月下旬開工,12月完工。同時,還計劃于10月開展河涌底泥清除行動,通過清理涌底淤泥方式,提高河涌的排澇能力,并計劃于12月前完工。為了確保上述兩項工程能夠順利完成,該街道目前正在對河涌投放除臭藥菌及安裝除臭設備。
韶關:船舶污染清理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果
為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問題整改工作要求,切實保障韶關市區飲水安全,武江區大力開展清理整治一級飲用水水源地及市區河段停放的船舶工作。據統計,自清理整治行動開展以來,武江區共出動人員86人次,車輛22輛,船舶3艘,清理轄區武江市場、鴻洲花園等集中式船舶停靠點72條,有效維護了一級飲用水水源地的水質安全,進一步提升了市區河段環境衛生質量。截至7月3日,該區基本完成了飲用水一級保護區及市區河段船舶清理整治任務。武江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區將繼續加大對轄區內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及市區河段的巡查監管力度,確保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及市區河段整治成效,助力韶關市水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勝利。
河源:露天采石場污染環境被查處
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案件反映,連平縣溪山鎮軟坑村采石場露天開采建筑用的花崗石和大量開采爆破產生的泥土流入河內,導致環境污染,河水由清澈透明變成黃黑色,空氣中彌漫著腐臭味。接辦后,連平縣政府組織相關執法部門迅速到該采石場進行核查,發現該采石場所在地的植被環境已被破壞,開采山石引發水土流失,導致河水渾濁,舉報部分屬實。目前,連平縣有關部門已依法停止采石場供電,停止供應采石場爆破物,責令整改采石場排水系統,加固水土流失的邊坡,做好防護措施,整改完成經過相關部門驗收合格之后才可以復產。
汕尾:全面推進城鄉生活垃圾治理
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工作開展以來,汕尾市環保、城管等相關部門著力解決鎮級填埋場整改、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問題,進一步細化明確了整改任務、整改時限、整改目標和整改措施,推動落實海豐縣和陸豐市兩個簡易焚燒場的整改任務,全面推進城鄉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切實解決整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市城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鎮級填埋場整改項目將爭取早日驗收通過。奎山河整治方面,工作已經接近尾聲,將按流程做好竣工驗收工作。同時,將加大對鎮級填埋場的整改力度,力爭在明年6月份之前全部整改完畢,并爭取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考核能夠今年驗收合格。
東莞:企業環境違法被罰60萬元
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東莞交辦投訴案件反映,東莞市建泓凈水材料有限公司存在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望牛墩鎮迅速組織環保、安監等部門到現場調查,發現該企業未經環保部門重新審批同意,擅自增加亞硫酸氫鈉攪拌罐、亞硫酸氫鈉(液體)儲存桶、硝酸銨鈣(液體)儲存桶等設備,需要配套建設的污染防治設施已建成,但未對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進行自主驗收,主體工程就已投入使用。望牛墩環保分局立即開展調查取證,并立案查處,擬決定對該企業及其法定代表人共處60萬元罰款,并發出《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責令該企業自收到決定書之日起三個月內,對上述建設項目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驗收合格,逾期不改正,將處10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款。
云浮:排查整治石材企業環保問題
7月3日上午,云浮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勝到云城區石材企業調研,強調要加快石材產業轉型升級,全力實現石材加工廢渣、廢水、粉塵零排放,推動云浮石材產業高質量發展。
此外,就云安區石城鎮茶洞至石巖路段的石材企業生產噪聲嚴重擾民、石渣粉塵污染周邊環境、廢水偷排、石渣廢料亂堆亂倒等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案件,近日云安區要求石城鎮和有關單位要高度重視石材企業環保問題的整改,從嚴從快處理環境違法行為;要堅持依法依規辦事,加大督導力度,做到責任到位、執法到位、問題整改到位,確保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案件得到及時有效處理。
6月30日-7月1日,云安區環境監測站工作人員對上述路段石材企業的噪聲和粉塵進行監測,將根據監測報告制定整治計劃;同時,該區還組織相關人員對茶洞至石巖路段石材企業的污水治理和粉塵治理情況進行排查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