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佛山生態環境保護“十三五”成績單出爐:空氣質量六項指標全部優于國家二級標準,廣佛跨界河流水質達到“十三五”以來最好水平。“十三五”期間,佛山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佛山生態產品不斷豐富,群眾生態環境幸福感顯著提升。
2021年是“十四五”時期的開局之年,佛山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全面貫徹落實佛山市委市政府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部署和遠景目標,在高質量發展中突出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地位和關鍵作用。
生態環保引領:
積極應對碳排放達峰工作 加快形成綠色新動能
2021年,佛山將突出生態環保在綠色發展中的引領作用,積極應對碳排放達峰工作,以二氧化碳排放達峰倒逼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和生態環境質量協同改善,具體措施包括出臺佛山市應對氣候三年行動計劃,開展佛山市溫室氣體清單編制、碳排放達峰情景研究等應對氣候變化系列工作。同時,加強重點行業企業碳排放研究,推進陶瓷、有色金屬等重點能源消耗行業二氧化碳排放控制。
“佛山還將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產業發展,加快形成新業態、新動能,拉動綠色新基建,為綠色發展提供綠色動力。”佛山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佛山將重點培育大型環保龍頭企業,大力發展國家環境服務業華南集聚區等創新創業孵化平臺。配合推進佛山環保科技小鎮建設,構建由源頭到終端完整的固體廢物處理產業鏈。鼓勵環保企業創建國家、省或市工程技術中心,集中攻關臭氧、氮氧化物、農村黑臭水體、工業廢物、土壤修復等關鍵治理技術,在服務佛山市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同時,為珠三角區域和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環境保護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破解深層矛盾:
深入打好水、大氣、土壤、固廢污染防治戰
接下來,佛山將從水、大氣、土壤、固廢等方面精準、科學、依法破解環境治理中的頑瘴痼疾和深層矛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戰。
其中,在水環境治理方面,今年將全面實施佛山市“十四五”水生態環境規劃,深入開展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持續推進佛山涌、南北大涌、北村水系、里水河、漫水河、九曲河、高明河等流域治理項目,改善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
在大氣治理方面,圍繞大氣臭氧污染物進入下降通道和環境空氣質量穩步改善,全面推動協同高效的大氣污染源頭精細治理。今年,佛山將加快在禪桂新中心城區設立綠色物流區試點區域;推進綠色貨運配送,推進干線運輸車輛和城市內配送車輛分離;引導過境柴油車輛從中心城區外圍繞行。
在土壤治理方面,以土壤安全利用的結果為導向,以建設用地和農用地土壤污染調查、治理修復為重點,協同推進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佛山將探索啟動村級工業園、城市更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項目,推動佛山市國土空間優化、土地集約節約高效利用。
在固體廢物治理方面,以協同安全處置一般工業廢物,嚴守危廢處置風險的底線為導向,系統推進危險廢物全過程嚴格管控,為無廢城市創建打下堅實基礎。
構建治理體系:
探索生態環境治理機制體制改革新路徑
“我們將不斷提升生態環境保護依法治理水平,探索生態環境治理機制體制改革新路徑。”佛山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1年,佛山將科學開展生態環境領域立法工作及修訂工作,繼續跟進《佛山市河涌水污染防治條例》立法工作進展,不斷提升全社會生態環境法治意識,營造全民守法的良好社會氛圍。同時,加大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打擊力度,以環評、驗收、監測等工作為切入,繼續整治第三方環境技術服務領域弄虛作假亂象。嚴查固廢管理亂象,摸排發現非法轉移、販賣、處置危險廢物利益鏈條及壟斷破壞危險廢物處理處置秩序背后的“黑中介”和“保護傘”。
該負責人表示,佛山將構建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制度體系,健全生態環境監測和評價制度,逐步改變以環評及批復為依據重心的環境執法檢查方式,加快適應以排污許可證載內容為依據重心的固定污染源環境執法監管模式。將排污許可證執法檢查納入年度執法計劃,按照“雙隨機、一公開”要求,加大無證排污和擅自降級管理的違法打擊力度。“我們還將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與其他領域綜合執法隊伍間的執法協同,厘清權責邊界,強化聯動執法,形成執法合力。”該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