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互動交流 > 督查專欄 > 督查行動

番禺“7不”治水 50條重點整治河涌全部消除黑臭

時間 : 2021-05-12 10:23:33 來源 : 大洋網
【打印】 【字體:

  廣州番禺區依江傍海、河網密布,自古是嶺南水鄉。近年來,番禺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全域治水、精準施策,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督導,全力推進水環境治理攻堅戰,使禺山大地水清岸綠,嶺南水鄉美景再現,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認同感、幸福感。

  目前,該區50條重點整治河涌(其中39條納入國家監管平臺,占全市112條黑臭水體的1/3多)順利通過考核驗收并全部消除黑臭,大龍涌口、蓮花山和墩頭基等3個國考斷面長期穩定達標,水質分別達到Ⅱ類、Ⅲ類、Ⅲ類,受到廣州市年度環境保護目標責任考核結果通報表揚。

  在治水思路上,番禺區推行“不清淤、不調水、不建閘、不調蓄、不搞人工化生態修復、不盲目對尾水提標、不在污水廠設置初雨處理設施”等“7不”做法,使河涌生態自凈,實現可持續發展。通過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實現了城市水生態功能的系統性修復,全面推動番禺治水上水平、上臺階、出實效。

  強化機制,構建“全覆蓋”治水格局

  一是落實河湖長制。全面建成區、鎮街、村居三級河湖長責任體系,設置河長399名、湖長55名,實現全區河湖全覆蓋。50條重點河涌區級河長全部由區委區政府領導班子成員擔任,主要領導親抓落實,帶頭履行河湖治理責任,保障治水快速高效;鎮街、村居河長認真履職,打通全區河湖治理“最后一公里”。2017年以來,全區399名河湖長累計巡河134288次,發現問題19818個,整改問題19635個,整改率99.6%。

  二是抓好機制建設。成立區排水公司,實行“排水管理一體化”,統籌負責污水處理廠、網及設施的建設與管理,明晰建管責任,建立長效機制,提高運行效能。創新部門聯動機制,進一步強化水務、生態環境、住建、城管、農業農村等部門的協同聯動,實行區水務公司作為業主負責設計、監理和質量把關,鎮街作為代業主負責組織實施的新模式推進治水工作。

  三是加強宣傳發動。大力推行“開門治水,人人參與”理念,在河湖長體系基礎上,增設網格長315名、網格員2154名、民間河長564名,形成以流域為體系、以網格為單元的全覆蓋治水網絡體系。組織民間河長、“河小青”志愿者積極開展巡河護河行動,形成“全民治水齊參與”濃厚氛圍。

  狠抓源頭,全力實現減污減量

  按照“小切口、大治理”的原則,大力開展源頭污染源治理工作。深入推動工業污染、村級工業園、涉河違建、“散亂污”等有關整治,落實提質增效及排水單元達標,以繡花功夫查控污染源。

  一是大力開展“四洗”清源工作。“四洗”工作中的“洗”,是指全角度、無死角、全覆蓋的意思,對河涌流域范圍內的所有建(構)筑物,以棟為單位,展開地毯式摸查登記。2018年以來,采取“逐棟逐戶摸查、登記造冊歸類、靶向滅源整改”方式,對轄區210條河涌及支涌流域范圍開展“洗樓”26.3萬棟、清除污染源20645個,清理河道垃圾15.6萬噸,100%完成4123個源頭減污掛圖作戰銷號任務、池塘養殖水治理和7609家生產企業污染源排查整治。

  二是持續開展涉水違建拆除工作。對臨河污水直排、影響堤防和行洪安全等違法建(構)筑物進行拆除,共拆除沿河違建90.39萬平方米,打通巡河通道,減少污染源排放,提高河涌蓄洪能力。

  三是大力推進排水單元達標工作。推動全區排水單元內部排水設施的權屬人、管理人、養護人、監管人“四人”到位,實施雨污分流改造,消除管網錯接混接,截至目前已完成達標改造1400個。

  補齊短板,提高污水收處效能

  全力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補齊城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短板,提升污水設施處理水量。

  一是加快污水管網全覆蓋建設。2020年鋪設污水管網220.09公里,污水管網總里程達2436.7公里。完成112宗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新建管網系統進行雨污分流,有效改善行政村污水橫流和水浸問題。

  二是大力開展污水廠建設。新(擴)建凈水廠5座,升級污水處理設備和工藝流程,提升污水處理能力和水質,全區污水集中處理能力達93.7萬噸/日,實現污水處理能力和自來水供應量的合理匹配。

  三是開展水環境治理“大兵團作戰”。引入水環境治理經驗豐富的央企,統籌考慮“廠、網、河”以及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等涉水全要素,將流域所有治水項目統籌打包,招選具有人才、技術、資金、管理優勢的大企業統一實施,保障工程質效,最大程度發揮系統效能。

  鞏固成效,修復河涌生態環境

  堅持污澇同治理念,統籌水安全和水環境治理。堅持自然生態恢復導向,著力恢復河湖雨洪調蓄功能。充分發揮水利工程防洪調蓄作用,雨前精細實施預騰空,雨中科學調度,有效規避了城市內澇的風險,構建韌性安全水系,同時保證河涌水質的有效改善。

  一是實施生態補水。探索實踐河流低水位運行模式,將原來“大沖大排”傳統調補水模式轉向“細水慢流”精準調補水模式,同時在河湖沿岸大量種植朱蕉、龍船花、風車草等凈化河涌的水生植物,提高河涌自凈能力,水生態系統得到有效恢復,水質明顯改善。

  二是重點治理合流渠箱。推進實施全區51條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恢復渠箱排放雨水、山水的功能,讓“污水入廠、清水入河”。已完成29宗合流渠箱清污分流工程、打開截污閘9個。天匯截污閘合流箱涵清污分流后,既解決了清污混溢現象,又明顯提升了河涌水質。

  三是強化水域行政執法力度。共立案208宗,行政處罰530.55萬元,有效監管各類水事違法行為。常態化開展河涌岸線及河面保潔、調水補水等工作,確保岸線無垃圾雜物堆放、河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排水口設置規范。

  還要完成51條合流渠箱清污分流任務

  目前,番禺區水環境治理已取得明顯成效。接下來,將聚焦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為番禺區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水環境保障,為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提供水環境治理的番禺經驗。

  番禺區方面表示,下一步將重點開展創新城凈水廠、廣州南站地區凈水廠項目及市總河長9號令交辦的51條合流渠箱清污分流任務,持續發力推進排水單元達標改造及排水單元紅線外的配套公共管網建設,實現雨污分流。對外江堤防薄弱環節進行全面摸查和達標加固,同時盡快完成8個水浸點治理并加強25個風險點管理,為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駕護航。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