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佛山市生態環境局禪城分局印發了《佛山市禪城區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今后五年,禪城將通過環境保護領域一系列重點任務的實施,推動“天藍水清、宜居宜業宜游”城市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打造生態價值新高地,全力推動禪城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
“未來五年,禪城區將努力提升環境管理科學化、精準化和法治化水平。”佛山市生態環境局禪城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編制該《規劃》,繪好發展藍圖,對禪城實施與粵港澳大灣區相匹配的高水平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規劃》提出,今后五年,禪城區要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水平明顯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續減少、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穩步提升的五個規劃目標。
在對規劃目標的部署中,《規劃》還提出了爭取“近零碳排放區示范工程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力爭先于全國率先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單位GDP能耗和水耗穩步下降”“城鄉黑臭水體和劣V類地表水體基本消除”等亮點內容。
根據《規劃》,“十四五”時期,禪城將實施四大重點任務,包括構建綠色低碳發展格局、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全面保障優質生態產品供給、加快構建現代化環境治理體系。
當中,聚焦“構建綠色低碳發展格局”重點任務,《規劃》提出要開展綠色規劃引領、綠色能源普及、綠色城市升級、綠色生活共建、綠色生態改善、綠色產業培育、綠色交通拓展和綠色示范創建等行動。
聚焦“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重點任務,《規劃》提出要謀劃生態環境質量根本改善,實行“跨行業+多要素+多污染物+全過程”的協同管控,重塑嶺南水鄉新風貌。
其中,在治水方面,禪城將加快污水收集處理提質增效,從對“污水處理率”向“污水收集率”進行管理轉變,同時通過工業聚集區“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嚴格控制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推進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長治久清,逐步消除農村黑臭水體等。
治氣方面,禪城將以區域性特征污染物可吸入顆粒物和二氧化氮為防控重點,探索臭氧防控新思路,深入開展全區大氣污染基礎性研究,積極探索移動源治污新模式,減少污染物排放總量。同時要優化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構建綠色能源體系,強化揚塵精細管理和VOCs重點治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