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我省累計交辦35批信訪件共6077宗,截至7月14日,全省累計已辦結4972宗。信訪件交辦及辦理具體信息請詳見省、市政府及環保部門網站專欄。
各地立行立改行動
佛山:企業未重新報批環評被查
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佛山案件,反映佛山市金怡陶瓷有限公司生產作業時噪音擾民,其運貨車輛占用道路。南莊鎮環保部門到該公司現場檢查,并委托禪城區環境監測站對該企業開展夜間噪聲監測,根據監測報告,4個監測點位的噪聲值分別為74、72、60、54分貝,超過了50分貝的《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2類夜間噪聲排放限值,案件反映的噪音擾民情況屬實。針對村民反映的貨車占道情況,調查發現,該企業用大貨車裝卸瓷磚產品,占用部分周邊道路作為臨時停放場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周邊村民的出行,投訴情況也基本屬實。
調查還發現,該公司于2016年9月擅自新增1條拋光磚生產線,至今未重新報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也未辦理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因此,環保部門依法對其進行立案查處。隨后,該公司自行拆除了擅自新增的拋光磚生產線。對于該企業存在的噪音擾民問題,環保部門要求企業立即整改。6月19日,該企業制定整改方案,計劃投資19.9萬元,將北側大門和未密閉的廠房用鐵皮泡沫隔熱瓦封堵,確保噪聲達標排放。針對該公司大貨車占用村道的問題,6月20日,南莊鎮環保部門牽頭組織交警、城管部門和村委會召開協調會,明確下一步由村委會通過劃定停車位的方式加強管理,嚴禁大貨車隨意占用村道。
中山:餐館未辦網上備案被查
群眾向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投訴稱,中山市東區沙崗食街的江蘇小館沒有廚房,炒鍋和爐頭直接放在商鋪門口烹飪,沒有油煙設備,深夜噪聲大。經查核,信訪人反映的“江蘇小館”實為中山市東區黑妹餐飲店。2018年7月6日,東區環保、工商、食藥監、城管、公安等部門到信訪人反映餐飲店現場檢查,發現該餐飲店設有廚房,廚房設備有1個雙頭炒爐、1個雙頭燃氣爐、2個單頭爐,油煙經過普通集氣煙罩收集后外排,未發現存在炒鍋和爐頭外室占道加工的情況。該餐飲店未按要求辦理網上餐飲備案登記。東區環保分局對該餐飲店發出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并立案處罰,同時要求該餐飲店改善其廚房油煙治理設施。
潮州:豬場臭氣襲人被責令整改
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潮州交辦案件,反映雄盛種養場位于文祠鎮石坑后徑埔和石柱坑村的兩處養豬場排放臭氣,給當地群眾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影響。7日,文祠鎮迅速聯合區環保、農業等職能部門工作人員組成檢查組,對這兩處養豬場進行實地調查核實,重點檢查養豬場的環保手續、排污系統、污染物清理流程等。執法人員發現養豬場內“干清糞”的清理不到位,糞便固體物的清運不夠及時,造成養豬場內的廢氣不能及時疏散,臭氣擾民。檢查組當即要求雄盛種養場要提高生豬豬圈內干清糞的清理次數,對排污系統進行完善整改,對糞便進行固液分離,及時清理、清運分離出來的糞便固體物,加強排污排臭。
肇慶:加快拆除違建鴨棚
群眾向中央環保督察組投訴稱,肇慶四會市大沙鎮馬房村村旁違法搭建大型畜禽棚舍,存在污染問題。經核查,2018年4月初,大沙鎮村民麥某在其承包的魚塘范圍內距大沙鎮馬房村外約50米處搭建鴨棚,鴨棚規模較大,面積約2000平方米,鴨子存欄約1.5萬只。4月9日,大沙鎮政府聯合四會市環保局到該養殖場進行查處。經核查,該養殖場沒有合法的用地手續及環保手續。經多次督查,麥某于5月12日拆除了約500平方米鴨棚。5月16日,麥某妻子林某簽訂承諾書,承諾在2018年6月30日前將余下鴨棚全部清拆完畢。7月5日,四會市檢查組再次檢查發現,麥某已將余下4個鴨棚清欄,剩余2000只鴨子待轉移,并已安排人員拆除鴨棚,但進度較慢。四會市檢查組隨即安排專門工作人員加快對鴨棚的清拆。截至7月5日晚,剩余鴨子已全部轉移養殖場所,7月6日上午,4個鴨棚已全部拆除完畢。
陽江:關停17家非法小冶煉企業
近段時間,陽江市結合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專項行動開展非法小冶煉企業專項整治,依法關停17家企業,其中13家非法小冶煉企業已拆除設備。其中,宏湘廢礦渣加工廠堆存的6400噸固體廢物已全部清運、處置,公安機關已立案偵查;陽春硫鐵礦宏泰制漿廠內傾倒工業固體廢物案件所涉及3000噸固體廢物已全部清運、處置,目前公安部門正對該案件作進一步偵辦;陽春市匯隆金屬材料有限公司廠區內非法儲存的6002噸固體廢物已清運完成;陽春市銀高鑄造廠案件涉案的固體廢物已于今年5月8日被查封,至6月21日,該廠所有生產設備設施拆除完畢,陽春市公安局刑拘涉案人員宋某杰、曾某營;陽春市宏達金屬資源再生有限公司案件所涉及的27噸固體廢物已于今年5月25日全部清運,生產設備設施已于6月21日全部拆除。目前,對上述17家非法小冶煉企業,陽江市環保部門已立案查處9件;已作出行政處罰3件,處罰金額29萬元;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8件,結案2件,未結案6件,判處有期徒刑1人,刑事拘留7人,逮捕2人,網上追逃1人。
江門:五金廠未驗先投產被查處
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江門交辦案件,反映開平市蒼城鎮一間無證無名的加工廠污水直排附近河流。收到交辦案件后,開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立即開展了調查處理。經查,投訴對象為開平市蒼城鎮康林五金加工廠,于2018年6月建成投入生產,該廠主要從事清洗鋁飯盒加工生產項目。現場檢查時,該廠正在生產,現場堆放有原材料和成品。該廠存在未經環保部門審批和驗收、未配套環境保護治理設施并投入生產等環境違法行為。針對該廠的環境違法行為,環保部門已對其立案處理。目前,該廠生產設備已經拆除,生產原材料和產品已經搬離廠房。
汕尾:專項整治非法養殖場
近日,汕尾市陸河縣開展清理整治非法養殖場專項行動,對水唇、上護、河口等鎮多處非法養殖場進行強制拆除,推進該縣畜禽養殖污染整治工作。自開展專項行動以來,陸河縣加大巡查力度,對全縣非法養殖場進行摸底,并將其依法拆除。同時,落實畜禽養殖業污染整治長效管理機制,做到實時監管、及時清理,防止非法養殖場回潮反彈,為廣大群眾營造干凈舒適的生活環境。連日來,陸河縣水唇、上護、河口三鎮組織有關人員,對轄區內非法養殖場展開全方位清理拆除行動。據統計,水唇鎮拆除南躍村雞舍6間、面積約1050平方米,拆除護硁村豬舍2間、面積約363平方米;上護鎮拆除護二村一處非法養殖場,面積約400平方米;河口鎮共拆除了3間非法養豬場,面積約1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