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政府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轉變政府職能的工作部署,江門市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為抓手,在去年9月全面實施“五證合一”改革基礎上,再增加海關、檢驗檢疫、商務、統計等四個部門,于8月15日率先在全國實施“九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通過“一窗受理、內部流轉、同步審核、信息互認、多證合一”的模式,將新設立企業登記時依次申請、分別由工商、質監、稅務、社保、公安、海關、檢驗檢疫、商務等部門核發《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社保登記證》《刻章許可證》《海關報關單位注冊登記證》《出入境檢驗檢疫報檢企業備案表》《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表》和統計部門的信息申報,改為一次申請、由工商部門核發加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和海關、商務、檢驗檢疫部門編號或標識的《營業執照》。該項改革是江門市作為全國首批小微雙創示范城市和全省小微雙創綜合改革試點市的重大創新舉措之一,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創新突破。
一、簡除煩苛,明確改革路徑
江門市深刻領會貫徹國務院、省政府改革精神,準確把握戰略意圖,主動認領改革任務,立足“簡除煩苛”、“去繁就簡”,簡政先減證,在原“五證合一”基礎上,積極探索推進更多證照合一。一方面,該市統籌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到廣州南沙自貿區考察學習“多證合一”、“一口受理、多證聯辦”改革經驗;另一方面,充分走訪調研本地情況,傾聽政府部門以及企業對“多證合一”改革的意見和建議。在充分調研基礎上,將國家“五證合一”改革部署以及自貿區“多證合一”改革經驗融會貫通,反復征求海關、檢驗檢疫、商務、統計等部門意見,立足企業所盼、所需,初步確立“九證合一”改革路徑,為改革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凝心聚力,部門協同改革
江門市全面統籌改革,全面加強人財物和信息化支撐等方面保障工作。從“五證合一”擴大到“九證合一”,將九個部門窗口業務歸集到工商窗口統一受理,工商窗口不可避免所承載的窗口業務量進一步激增。面對前所未有的改革壓力,江門市主動作為、迎難而上。一方面,市財政專門安排“多證合一”專項改革經費32萬元,通過購買服務形式,增加窗口人員力量,設立“多證合一”綜合服務窗口,負責統一收件、信息錄入、初步審查、掃描分發、統一發照等工作,實行“一窗受理”。另一方面,在組織部門、專家、企業進行多方論證的基礎上,理清思路,制定出臺《江門市“多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和任務清單,明確改革目標、范圍、操作流程、時限節點,以硬約束倒逼工作落實。同時,積極完善落實“多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聯席會議制度,反復組織海關、檢驗檢疫、工商、商務、統計等部門召開改革協調會、推進會,統一改革步伐,凝聚改革合力。各部門始終緊密配合、協同作戰,無條件服從改革大局。江門海關針對關外暫時無法互認合一證照的情況下,積極采取關內一照通行,對需辦理關外報關手續的企業,另外向企業制發《報關單位注冊登記證書》,確保區域內同步改革。此外,各部門也主動壓縮審批時間,原3至5個工作日的審批時間壓減為1至2個工作日,確保審批提速高效。
三、攻堅克難,實現流程再造
要真正實現“九證合一”,關鍵在于攻破標準統一、法律瓶頸、信息共享等難題,在法律框架內再造審批流程,實現流程能簡盡簡、材料能少盡少、時間能短盡短,妥善解決企業辦理證照“部門多次跑、資料重復交、辦理時間長”等問題。為此,該市專門成立了34人攻堅小組,建立“多證合一”工作群,采取白加黑、5+2等非常措施,歷時4個月,逐個攻破難題。一是破解法律瓶頸。針對海關、檢驗檢疫、商務等部門的現行法律法規并未修改,原有審批程序難以取消的改革法律瓶頸,積極加強法律法規研究,循法創新,努力借助信息化手段,保留審批程序,簡化整合辦事環節,實現證照合一發放,實現減少資料提交、窗口往返、文件流轉和辦理時間,降低企業辦事成本。二是破解登記資料統一規范難題。在全面梳理各相關部門登記審批事項和審批流程的基礎上,制定《江門市“多證合一”登記提交材料規范》等系列文件,建立部門信息互認、優化登記備案流程、檔案信息化管理等工作機制,對提交文書規范、操作流程等進行重新完善優化,企業只需向“多證合一”綜合服務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即可辦理九個證照。三是破解信息共享難題。先行開發搭建了“多證合一”受理審批平臺并納入“邑門式”系統,實現申報信息推送、信息交換互認、部門同步審批、工作進度跟蹤、辦理結果反饋、手機短信通知等功能,促進企業基礎信息數據高效采集、有效歸集和充分運用,以“網上數據行”讓“企業少跑路”。同時,將“多證合一”受理審批平臺與該市自行開發的商事主體信息管理公示平臺進行實時數據對接,確保傳輸數據完整性,防止數據丟失,避免企業重復提交資料,部門重復補錄資料等問題。通過“統一收件、內部流轉、聯合審批、統一發證(照)”工作流程,打破原來多部門串聯式審批模式,實現從“多套申請材料”向“一套表格材料轉變”、從“多頭受理”向“一窗辦理”轉變、從串聯審批向同步審批轉變。
步審批、工作進度跟蹤、辦理結果反饋、手機短信通知等功能,促進企業基礎信息數據高效采集、有效歸集和充分運用,以“網上數據行”讓“企業少跑路”。同時,將“多證合一”受理審批平臺與該市自行開發的商事主體信息管理公示平臺進行實時數據對接,確保傳輸數據完整性,防止數據丟失,避免企業重復提交資料,部門重復補錄資料等問題。通過“統一收件、內部流轉、聯合審批、統一發證(照)”工作流程,打破原來多部門串聯式審批模式,實現從“多套申請材料”向“一套表格材料轉變”、從“多頭受理”向“一窗辦理”轉變、從串聯審批向同步審批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