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創強,譜寫云浮教育新篇章
——云浮市扎實推進教育創強工作
2012年初,云浮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教育“創強爭先建高地”的決策部署,全面啟動和強力推進教育創強工作。四年以來,該市以創建廣東省教育強市為實施“科教興市”戰略的重要抓手,將教育創強工作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一項中心任務來抓,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全面開展教育強鎮創建,逐步推進教育強縣創建,加快教育強市建設步伐。
一、教育創強碩果累累
經過四年多的努力,全市教育創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2016年12月,全市教育創強累計已投入22.05億元,占計劃總投入20.76億元的106.21%。全市成功創建了61個教育強鎮(街道),覆蓋率達到96.8%,成功創建了5個教育強縣(市、區),覆蓋率達到100%,云城、云安、新興和郁南等4個縣(區)實現了教育強鎮全覆蓋,羅定市暫未完成教育強鎮任務的2個鎮(街)也于2016年11月通過了省教育強鎮督導驗收。2015年11月,全市5個縣(市、區)通過了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國家驗收。
四年來,云浮市共新建學校5所,新建校舍37.9萬平方米,新增學校功能室5646間、多媒體電教平臺3176個、電腦26480臺、塑膠跑道運動場91個,新建幼兒園56所;同時大力推進教育創強和同步加快義務教育發展,全市共撤并義務教育學校445所,其中撤銷74所,撤高留低371所;所有鎮(街道)都有1所以上中心幼兒園和成人文化技術學校,4000人口以上的行政村都有1所以上村級幼兒園,4萬人口以上的鎮(街道)都有“三殘”兒童少年隨班就讀資源教室,按省標準要求配置教育裝備和配備師資,全市中小學(幼兒園)面貌煥然一新。
二、創強爭先全民一心
云浮教育在創強中獲得跨越式進步,歸功于政府在財政上的大力投入,更歸功于理念創新、政策支持、社會力量的全民動員。
2012年以來,云浮市把教育創強工作作為發展全市教育的重要抓手和重大機遇,將其融入民生實事來抓,市、縣、鎮三級政府勇于擔當,積極承擔教育創強的主體責任。各級政府分別成立教育創強工作領導小組,層層簽訂教育創強責任書,市、縣兩級印發教育創強《決定》及《實施方案》,出臺教育創強工程項目建設優惠政策,開通綠色通道,各縣(市、區)積極籌措教育創強資金,通過多種形式宣傳教育創強,營造創強氛圍,教育創強建設項目優先批準,教育創強用地優先劃撥,教育創強資金優先安排,教育人才優先引進,教育問題優先研究。市委、市政府在市城區建設用地緊缺的情況下,劃撥2650畝土地、投資約10億元建設市教育園區,用于建設市中專學校新校區、市技工學校新校區、恒大高級中學和伊頓實驗學校。目前,市中專學校、市技工學校、伊頓實驗學校已建成使用,有效緩解了城區優質學位不足的壓力。群眾對教育創強理念上的認同、行動上的支持,是云浮創建教育強市的有力保障。據不完全統計,自2012年啟動教育創強工作以來,云浮全市籌集社會各界捐資2.5667億元,占累計投入資金的11.64%。
三、強校強師以質圖強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教育資源的優化整合,新建了教育園區,搬遷了市教育局和市廣播電視大學,擴大了鄧發紀念中學的辦學規模,齊心協力打造云浮名校;在抓好云浮新區規劃建設的同時,同步對教育做了專項規劃,預留足夠的教育用地,在完善原有學校基礎上,新建了華立技師學院,籌建廣東藥科大學云浮校區等。
云浮市堅持以師為本,著力提高師資隊伍素質,先后出臺了《云浮市培養引進高層次人才實施辦法》等多個措施,全力培育云浮市教育的中堅力量和學科帶頭人。在短短的三年時間里,全市通過公開招聘和直接到高校招聘的方式引進了60多名研究生;評選出云浮市基礎教育學科帶頭人72名;評選出名校長、名教師、名班主任培養對象各100名;建立名師工作室43個;組織中小學骨干教師參加國家、省、市級培訓項目達30多個,累計參訓人數達8.6萬人次;教師學習積極性高,全市參加學歷提升學習的教師達2560人。
云浮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意見》,堅持“德育為首、育人為本”的方針,以“立德樹人”為核心,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不斷創新德育工作模式,以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為主旋律,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德育工作的全過程,扎實推進和深化課程改革,開展教育科研,培育辦學特色,打造品牌學校,學生思想道德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不斷提高。近幾年,云浮市中小學的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全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C級以上比例逐年提升,高考成績穩步提高。
四、黨政重視合力推進
云浮市各級黨政機關將教育創強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視程度,把創建教育強市、強縣、強鎮目標寫入當地黨代會報告和政府工作報告,列入常委會議、常務會議經常性議題。建立健全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分管教育工作領導具體抓的工作機制和黨政班子成員聯系掛鉤點的工作制度。出臺教育創強決定、實施方案和工作方案,制定教育創強規劃,細化時間表和路線圖。層級召開教育創強動員大會,逐級簽訂責任書,落實創強工作職責。在工作中,各級黨政領導以問題為導向,以教育創強為目標,以身作則,加強督查,經常性親臨工作一線,掌握項目建設進度,現場解決創強工作推進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如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龐國梅十分關心教育工作,親自參加全市教育工作會議,經常到教育部門和學校進行調研,指導教育發展和教育創強工作,并要求各相關部門全力配合,通力推進,確保如期完成創強工作任務。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勝也非常重視教育創強工作,多次率隊到廣東藥科大學,積極推進廣東藥科大學云浮校區建設,還親自到市二小現場辦公,專題研究處理學校門前道路交通堵塞問題,及時幫助解決創強工作遇到的難題。郁南縣縣長伍啟漢,經常到轄區學校督導創強工作,解決實際問題,通過多方協商,成功解決了該縣實驗中學20畝征地、建圍墻、改村道等三個老大難問題。云安區副區長倫佩珍,2012年除夕還戰斗在教育創強第一線,大年初四,她的身影又出現在教育創強建設工地上。類似的例子舉不勝舉。
在市委、市政府的組織領導下,全市各級教育創強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同心協力推進教育創強工作。教育部門作為牽頭部門,積極牽頭做好綜合協調、規劃建設、督導督查等工作;財政部門及時開展創強項目審查、建設資金審核以及創強資金使用檢查;發改、建設、規劃、國土、環保、氣象、消防、防空、供電、供水等部門積極為教育創強項目工程建設“開綠燈”,簡化申報程序,加快審批進度,依法依規減免工程費用,監督建設質量;新聞媒體及各級各類學校通過各種形式加強宣傳,如《云浮日報》每周開辟專版宣傳“創強”工作,在全市形成了解創強、關心創強、支持創強的濃厚氛圍。同時,各級人大、政協定期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視察,加大督促指導力度,為教育創強工作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