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韓江流域河源、梅州、潮州、汕頭四市生態環境部門共同簽署《廣東省韓江流域上下游突發水污染事件聯防聯控合作框架協議》(下稱《協議》)。四市將突破行政區域局限,通過建立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聯動工作機制,確保韓江流域水環境安全。
據悉,韓江水質長期穩定保持Ⅱ類,是粵東地區1800萬人民的飲用水水源。根據《協議》,四市將以“互保共贏、屬地負責、預防為主”為原則,樹立流域一體化的大局觀念,推進流域生態環境聯防聯治,確保流域經濟社會共同發展和保障流域環境安全。
在積極推進韓江流域生態環境一體化的總體框架內,通過四市建立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聯動機制,突破行政區域局限,深化交流合作,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應急聯動、優勢互補,共同應對和處置跨市突發水污染事件。此外,《協議》還提出強化基礎保障,完善生態環境應急專家庫,在關鍵點位儲備必備的環境應急物資,配備必要的生態環境應急監測儀器設備,加強應急隊伍建設。
《協議》明確,四市將實行聯席會商制度,通報、協調跨界流域污染處置和應急聯動工作,共同提高突發水污染事件應對能力。聯席會原則上每年召開1次,由四市輪流擔任召集人。同時,建立聯訓聯演機制,輪流適時組織跨區域環境應急演練。應急演練需覆蓋水污染事件應急全過程。此外,四市視情況組織跨區域聯合執法檢查,將跨界、交界的環境監管“死角”提升為區域監管重點,突出重點行業、重點時段,共同預防跨市流域突發水污染事件。
《協議》明確四市建立聯合研判機制。在當地水污染事件易發期,四市提前開展聯合會商,分析研判跨市流域生態環境風險,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四市將實行聯合預警,推動流域內各市交界水質自動站建設,提高水質檢測自動化水平,加強水質斷面日常監測,建立日常監測信息共享機制,實時共享上下游環境監測數據。四市還將建立科學應對機制,及時信息共享、聯合監測、攔污控污、協同處置、信息發布等。當流域發生水污染事件或流域水質出現異常時,事發地應第一時間通報事件原因、污染態勢和處置應對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