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起,廣州將常年接受骨灰撒海活動預約報名,非戶籍逝者骨灰也可參加。日前,筆者從廣州市民政局獲悉,廣州將開啟骨灰撒海活動常態化。
筆者了解到,自4月1日起,關注“廣州殯葬”微信公眾號,可全年進行預約登記。為方便市民,每年清明期間,廣州市殯葬管理處會設置臨時預約點,4月1日至30日8時30分—16時,市民可到廣州市火葬場(天河區燕嶺路181號)進行預約登記,5月1日起,工作日9時—16時,可到廣州市骨灰撒海活動辦公室(天河區燕嶺路394號)辦理相關業務。
屆時,活動主辦方將根據報名數量、天氣情況等因素,確定每批次的出海活動時間。確定當批批次時間后,工作人員將提前兩周,按報名順序通知委辦人辦理確認手續。如無法參加該批次活動,將順延至下次活動。
5月1日起,廣州將提供撒海骨灰臨時寄存服務。預約成功的委辦人可憑預約短信、微信訂單詳情、紙質回執等到廣州市骨灰撒海活動辦公室辦理手續。臨時寄存時間為1年,須在一年內辦理撒海業務確認和出海告別。
同時,廣州市骨灰撒海活動全面放開限制條件,非戶籍逝者骨灰也可參加。其中,2016年9月28日以后在廣州市去世并在轄區內殯儀館火化的,提供死亡證和火化證,可免費參加骨灰撒海活動。不符合免費條件的,支付活動費用(每具骨灰不超過1200元),同等享受預約、骨灰寄存、現場業務確認、參加出海告別儀式等服務。
據悉,1988年,廣州在全國率先開展骨灰撒海活動,開創了政府組織骨灰撒海活動先河。截至去年底,累計撒海骨灰2.4萬多具,參加群眾突破3.7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