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源市委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推動河源振興發展的“關鍵一招”,全力推進經濟、行政管理體制、文化、社會、生態等領域改革,總體營商環境大大優化。這是筆者近日從河源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獲得的信息。
省市場監管局公布的2018年全省開辦企業便利度評估結果顯示,河源在21個地級市中排名第8位,比前年提升6個名次;開辦企業申請人跑動次數僅需4.31次,全省排名第3位,開辦時間僅需3.4天,全省排名第6。
在減稅降費方面,河源市去年落實降成本各項政策措施,為企業減負43.17億元;著力推進“數字政府”改革,開通了廣東政務服務網河源窗口,“粵省事·河源通”移動民生服務平臺開通上線,221項民生服務、45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異地辦理。
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方面,河源市37個許可審批部門均成立行政審批科室,33個部門已完成受理、初審、結果反饋環節的集中運作,40個部門674項許可事項已全部進駐網上統一申辦受理平臺,36個單位的368項許可事項已進駐實體大廳。
眼下,河源正聚焦制度性瓶頸問題,從小處切口、點上發力,初步明確了深化“數字政府”改革建設、推動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改革、投資項目制度改革、積極參與大灣區港澳居民就業創業便利化改革、國資國企改革、城建體系改革等19項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重點改革任務,以推進重點改革任務攻堅助推“示范區”“排頭兵”及“兩個河源”建設提效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