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上午,白云區10個單位2萬余名師生接收了第一批教育卡。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25日上午,可信教育數字身份(教育卡)廣東省應用試點首發儀式與應用研討會議在廣州舉行。作為全國首個區(縣)級應用試點單位,廣州市白云區發出全國首張教育卡,并將在全區推廣應用。
會上,為白云區10個單位2萬余名師生發放了第一批教育卡,包括9所試點學校和1個教育指導中心。9所試點學校分別為廣州市廣外附設外語學校、白云區平沙培英學校、白云區方圓實驗小學、白云區京溪小學、白云區景泰小學、白云區賢豐實驗小學、白云區金泉小學、白云區石井中學、白云區行知職業技術學校。
教育卡是“互聯網+”環境下的“教育網絡數字身份證”。它是遵循國家密碼法、電子簽名法、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面向在校學生、教師、畢業生簽發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可信數字身份標識,具備“身份識別與鑒權、數據加密與保護、電子簽名與簽章、移動支付與消費”等基本功能。
和現行的校園卡相比,教育卡有何不同?相關負責人介紹,教育卡定位于解決“網絡教育身份可信認證、數字簽名、數據加密、個人隱私安全保護、全證據鏈法律保障、網絡行為的不可抵賴”等安全需求,在“核心功能、標準性、生命周期、應用范圍”等方面與校園卡有著本質的區別。
“教育卡既滿足學生的日常使用需求,又便于學校進行檔案的數字化管理。”廣州市白云區平沙培英學校校長陶靜舉例說,比如以前檔案要加蓋學校公章,變成紙質的打印出來,有相關的人簽名。現在教育卡可以蓋一個電子簽章和簽名;學生的成績單、獎狀等,都可以用數字化進行管理。此外,教育卡還可提升政府在對點資助、貧困資助等方面的精準性。
廣州市廣外附設外語學校學生田景碩說,日常校園生活中,乘坐校車或者打電話等都需要用到不同的卡片,較為麻煩。而教育卡能夠“一卡通用”,更加便捷。
目前,廣東已獲批開展教育卡省級試點工作,在可信教育電子證照、統一用戶管理等教育業務領域開展教育卡的前期試點。白云區率先成為教育卡的區(縣)級應用試點。
白云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教育卡的應用,將為白云區各級各類學校的“綜合素質評價、終身電子學習檔案、可信電子校務、可信應用電子證照、控輟保學、校安工程、電子班牌、校園移動消費、家校管理”等教育信息化與民生服務的網絡信息安全保駕護航。未來,白云區還將推廣教育卡在交通優惠、社會公益、圖書借閱等領域的社會化應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