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全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聯席會議暨重點工作推進視頻會議召開,會議通報了2019年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年終考核評估情況,并部署2020年重點工作。從會上了解到,《辦法》經市委、市政府審議通過,日前已經印發。
據介紹,《辦法》共有16項條款以及2個附件考核指標,考核結果采取計分制。對各區的考核,根據綜合得分進行排名;對鎮街、村居和居住小區、機團單位、經營區域、公共場所等分類管理責任人的考核,按照“優、良、中、差”四個檔次排名,其中鎮街可從“優”檔中擇優評定若干“優+”檔次。
值得一提的是,示范或樣板的鎮街、村居、小區和單位,未能評為“優”檔次的,則取消其示范樣板資格。
《辦法》建立了四級考核機制。采取對區、鎮街、村居、生活垃圾分類責任人逐級考核的機制,具體為市對區進行考核、區對行政區域內的鎮街進行考核、鎮街對轄內的村居進行考核、村居重點對轄內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進行考核。
同時,考核對象全覆蓋。居住小區、機團單位、經營區域、公共場所等四類分類管理責任人考核全覆蓋,區、鎮街、村居組織推進垃圾分類處理工作考核全覆蓋。
垃圾分類重在日常,《辦法》也重在考核日常。分類管理責任人實行日自查,村居每周對轄內四類分類責任人進行核查,鎮街每月進行巡查,并匯總巡查情況,對各級考核對象進行季度考核、年匯評。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考核指標做到了有效銜接。對上與住建部的考核內容銜接,并結合年度工作任務,納入考核指標,重點考核進步程度和分類成效,各級考核成績納入上一級考核成績。這就更容易壓實責任,使區、鎮街、村居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連續3次被談話反饋的或調整崗位
全鏈條提升、全方位覆蓋、全社會參與,這是廣州垃圾分類的抓手。為強化考核成果運用,《辦法》要求對考核結果進行排名,并作為干部履職盡責、調整使用、督辦整改等的重要依據。
《方案》明確提出,考核結果作為干部履職盡責、調整使用、督辦整改的重要依據。對所在集體考核評為“優”、個人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績突出且符合有關條件的干部,優先晉升職級。季度考核結果列最后2名的區,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對區黨政正職進行談話反饋;季度考核評為“差”或在全市范圍列最后10名的鎮街,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對鎮黨委(街道黨工委)書記進行談話反饋,連續3次被談話反饋的則結合實際調整崗位;在季度考核中,結果評為“差”或在鎮街范圍列最后10%名內的村居,鎮街黨政主要領導對村居黨組織書記進行談話反饋,連續3次被談話反饋的則結合實際調整崗位。
各考核對象應針對考核反饋中存在的問題和差距,制定整改計劃報上一級考核小組;對未能按期完成整改計劃的,當季的考核依程序評為“差”。
《辦法》還對各級黨政機關提出要求:率先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納入市直機關、區屬機關、鎮街的績效考評體系,建立健全考核、通報、督導長效機制,每半年開展一次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績效考評。
第二年要以考促改促進促優
2019年,按照廣州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全市以黨建為統領,各級各部門有計劃、按步驟地積極推動。全市8369個居住小區已全部完成樓道撤桶定時定點投放,“樓道撤桶率”達10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6%,無害化處理率100%;全市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1.554萬噸/日,生化處理能力超過4000噸/日,形成了“焚燒為主、生化為輔、填埋兜底”垃圾處理新格局。
同時,也存在投放點位建設水平有待提升,點位日常管養能力有待加強,監督指導力度有待鞏固,居民習慣養成仍需時日等問題。
《辦法》正式聚焦問題,重點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以考促改,以考促進,以考促優,進一步提升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水平。
今年也是廣州市垃圾分類處理工作三年行動計劃的第二年。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將重點在堅持鞏固成效、推動精準分類、提升能力建設、完善服務保障上下功夫,將進一步提升投放設施配置和管理水平,在信息管理、收運管理、再生資源回收“三張網”建設上取得新突破。
據介紹,今年將制定出臺行業生活垃圾分類指引和減量措施,推進源頭減量形成硬約束力,實現“同頻共振”。同時,提升設施建設水平,優化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點建設,完善與分類進程相匹配的收運系統,推進再生資源回收系統建設,加快終端處理設施建設。同時要堅持黨建引領,鞏固基層黨組織、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志愿者“五位一體”聯動機制,深化社區垃圾分類共建共治格局。
最后,還將加大執法檢查和考核力度,推動實施《辦法》,促進垃圾分類考核全面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