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率先在前海試點的企業登記“秒批”,將復制推廣至深圳全市,內資自然人有限責任公司設立審批時限由一天大幅壓縮至幾十秒內。6月11日,深圳最新市政府公報發布《關于復制推廣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第五批改革創新經驗的通知》,共涉及43項,這也意味著前海向深圳市復制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已增至165項。
此次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復制推廣至深圳的制度創新,涉及投資便利化、貿易便利化、金融開放創新、事中事后監管、法制創新、人才管理改革、體制機制創新等領域,共43項。其中,金融開放創新領域最多,有17項,其次是投資和貿易便利化領域。
我們發現,這些制度創新經驗更加聚焦投資貿易的自由化和效率化。比如,“秒批”服務是依托全流程網上商事登記系統,以及企業名稱庫、統一地址編碼庫、實名核身數據庫、失信人員名單庫四個基礎數據庫的“一網四庫”模式,通過建立信息共享,自動比對、核驗申請信息,實現全程無人干預自動審批,將企業設立審批時限由一天大幅壓縮至幾十秒內,提升企業開辦效率。
而金融開放創新領域的推行“三個允許、兩個放寬、一個下放”外匯管理改革政策,則在資本項目外匯收入支付便利化審核、普通外商投資企業開展境內股權投資、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等6個領域實現了突破,極大降低企業跨境資本流通限制,也提高了效率。
數據顯示,前海蛇口自貿片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近年來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截至今年5月,該片區已累計推出560項制度創新成果。目前,片區有49項改革創新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69項在廣東省復制推廣,165項在深圳市復制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