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廣州市第150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會(“育新機 開新局”之支持港澳青年創新創業)舉辦。據悉,廣州實施“樂居廣州”行動計劃,已籌集近500套人才公寓定向提供給港澳居民申請。
廣州市港澳辦副主任鄧昌雄在現場介紹,廣州還出臺港澳居民子女在穗接受義務教育的具體政策,在6所公辦學校試點開設8個港澳子弟班。暨南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等高校已接受香港副學士和高級文憑學生申請攻讀本科專業。
支持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政策護航必不可少。廣州研究出臺了大灣區內地城市首個支持港澳青年發展的綜合性政策文件——《發揮廣州國家中心城市優勢作用 支持港澳青年來穗發展行動計劃》,并制定了13個配套方案和實施細則,涵蓋科技創新補助申報、個稅優惠、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建設等領域;在區的層面,黃埔區出臺了“港澳青創十條”,南沙區出臺了“港澳青創30條”,初步形成了切實管用、覆蓋面廣的政策支持體系。
粵港澳大灣區已經成為港澳青年創新創業的熱土。目前,廣州建成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基地32個,成功孵化企業200多家,其中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專創眾創空間、粵澳國際青創產業加速器等5個基地被省政府和香港、澳門特區政府認定為重點支持基地(全省共13個),居全省首位。
廣州還發布了港澳青年來穗創新創業補助申報指南,穗港合作研發項目可獲得最高450萬元的資金支持。此外還與光大控股合作設立首期規模10億元的港澳青年創業基金,搭建“孵化、投資、加速、輔導上市”全過程金融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