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東莞市經濟運行監測指揮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惠企扶持和經濟調度的實施辦法》(簡稱“完善扶持25條”),圍繞綜合成本、金融支撐、市場訂單、投資落地、幫扶服務等五個方面,提出25條政策措施。
控制企業綜合成本。東莞將延長疫情期間減稅降費政策執行期限至今年底;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等三項社會保險單位繳費部分免征的政策,延長執行到今年底,預計至年底累計減免90多億元;對承租市屬和國有企業物業且出現經營困難的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免3個月租金。
強化金融支撐。對于普惠小微貸款落實“應延盡延”,還本付息政策延期至明年3月31日;將新上市企業一次性獎勵由200萬元提高至300萬元;對成功掛牌全國股轉系統(新三板)且進入精選層的企業,給予一次性100萬元獎勵。
搶抓市場訂單。降低企業在海外自建市場拓展中心、進出口集貨中心的資助門檻;深化海運口岸24小時智能通關改革,試點實行無查驗進口貨物“船邊直提”和出口貨物“抵港直裝”;對新引進跨境電商企業,當年進出口首次超過5億美元的,每家企業最高獎勵不超過1500萬元;對新引進保稅物流企業,當年進出口首次超過10億美元的,每家企業最高獎勵不超過1500萬元。
加速投資落地。對符合條件的重大產業項目投資方今年內新增貸款利息支出給予50%、每個項目最高200萬元的貼息支持。
優化幫扶服務。擴大保企業、促復蘇、穩增長專項資金中出口信保補貼的適用范圍,允許年出口額達1000萬美元以上但未納入重點監測企業庫的企業申請;上調“產業并購重組項目”的資助標準,按并購合同價格的0.1%資助上調至0.5%。
自東莞經濟運行監測調度工作全面鋪開三個月以來,東莞先后出臺“穩外貿20條”“投資松綁30條”等政策,推動經濟向好發展。上半年東莞地區生產總值下降1.7%,高于全省0.8個百分點,排名全省第6位、珠三角第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