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和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深圳全市上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深圳市統計局7月29日透露,上半年,深圳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向好,經濟運行回升態勢明顯,地區生產總值(GDP)實現正增長,同比增長0.1%。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2.2%
經歷新冠肺炎疫情考驗,深圳GDP交出上半年“答卷”,人們可喜地看到,這一數據實現正增長。
根據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上半年深圳市生產總值12634.30億元,同比增長0.1%,增速較一季度回升6.7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06億元,同比下降8.1%;第二產業增加值4553.60億元,同比下降2.3%;第三產業增加值8068.64億元,同比增長1.7%。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比例為0.1∶36.0∶63.9。
上半年,深圳疫情控制初顯成效,工業生產“跑步”加快恢復。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6%,降幅較一季度收窄12.1個百分點。從月度看,工業生產呈現加快恢復態勢,1-2月、一季度、1-4月、1-5月、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18.5%、-13.7%、-9.5%、-5.6%和-1.6%。
上半年,規模以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3%,降幅較一季度收窄12.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同比下降0.3%,降幅較一季度收窄8.1個百分點;規模以上采礦業增加值同比下降8.8%,降幅較一季度收窄14.5個百分點。
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等仍是深圳工業的“當紅花旦”。上半年,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增速較一季度回升12.6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2%,增速較一季度回升11.7個百分點。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2.2%,增速較一季度大幅回升47.2個百分點。
“三駕馬車”持續發力
盤點經濟亮色,少不得觀察投資、消費和出口“三駕馬車”,今年上半年,“三駕馬車”雖各有千秋,但奔騰向前之力不竭。
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較高。上半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8%,增速較一季度提高23.9個百分點。從月度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逐月回升,1-2月、一季度、1-4月、1-5月、上半年增速分別為-22.9%、-16.1%、-8.6%、-0.1%和7.8%。上半年,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3.3%,第二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8%,第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7%?;A設施投資同比增長3.7%。民間投資同比增長4.4%。
隨著疫情穩定后市民消費力的提升,深圳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幅收窄。上半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40.15億元,同比下降14.8%,降幅較一季度收窄8.1個百分點。從月度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幅呈現收窄態勢,1-2月、一季度、1-4月、1-5月、上半年增速分別為-20.5%、-22.9%、-20.1%、-16.5%和-14.8%。
難能可貴的是,深圳市進出口總額接近上年同期。據海關統計,上半年全市進出口總額13356.75億元,同比下降0.5%,降幅較一季度收窄11.2個百分點,其中,出口7150.37億元,同比下降5.9%,降幅較一季度收窄15.2個百分點,進口6206.38億元,同比增長6.5%,增速較一季度提高5.8個百分點。從月度看,進出口總額降幅不斷收窄,1-2月、一季度、1-4月、1-5月、上半年增速分別為-17.6%、-11.7%、-6.2%、-2.5%和-0.5%。
存貸款余額同比兩位數增長
疫后盤點,看看政府和居民的“錢袋子”,為下一步經濟規劃未雨綢繆。
據悉,上半年深圳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降幅收窄。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30.92億元,同比下降4.7%,降幅較一季度收窄8.1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978.71億元,同比下降14.1%,降幅較一季度收窄4.2個百分點。從月度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降幅呈現收窄態勢,1-2月、一季度、1-4月、1-5月、上半年增速分別為-10.9%、-12.8%、-9.9%、-9.3%和-4.7%。
同時,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保持較快增長。截至6月末,全市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存款余額93980.38億元,同比增長16.7%;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貸款余額65323.02億元,同比增長15.5%。
“存貸款余額保持兩位數增長,說明深圳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仍然‘彈藥充足’,金融機構如何更好向中小微企業毛細血管補充血液,仍需要認真探討和實踐。”有銀行業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