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佛山市教育局印發《佛山市中小學幼兒園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培養節儉美德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引導全市師生在飲食和餐飲消費過程中踐行文明、健康、理性、節約等生活方式。
《方案》要求,各校要盡快建立健全學生食堂節約用餐制度,推行“選餐制”供餐,減少“套餐制”供餐,通過制度規范使節約成為習慣,減少因飯菜質量而導致的食物浪費。
在食堂飯菜供應方面,要采取“半份、半價”“小份、適價”等服務方式,基本大伙菜全部實現半份菜供應,米飯實行多檔次分量售賣,最大限度減少損失浪費。采用校外配餐供餐的中小學校逐步提供半份和整份兩種規格的套餐選擇。
在學校食堂配餐方面,根據每天用餐人數、餐食剩余數量進行統計分析,制定原材料采購計劃,及時調整采購及配餐數量,避免原材料采購過剩。要切實提高餐飲質量,研發適合師生口味和營養需求的特色菜品,減少“不喜,不食”等情況發生。
為建立制止餐飲浪費培養節儉美德的長效機制,《方案》要求各區各校要將制止餐飲浪費培養節約習慣的表現納入師德評價體系及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教師在日常生活中必須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對存在嚴重浪費行為且造成不良影響的教師,由學校記入其師德檔案,依法依規取消其當年評優評獎資格;對嚴重浪費食物且屢教不改的學生,由學校依據校規校紀取消其當年評優評獎資格。
《方案》進一步提出,各區各校要將制止餐飲浪費培養節約習慣的教育貫穿于國民教育全過程,根據學生身心發育規律,結合不同學科特點,有針對、有重點地將節約教育納入課堂教學。鼓勵學生成立以節儉節約、低碳綠色等為主要活動內容的社團,建立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的“文明就餐監督員”志愿者隊伍,強化對食品浪費現象的監督。此外,有條件的學校可組織學生到農業生產基地參與勞動,切身體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增強勤儉節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