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惠州市醫療保障局(下稱“惠州市醫保局”)舉行惠州市醫療保障信息平臺上線工作推進會。惠州市醫療保障局局長賴蓉提出,作為省醫保局確定的第二批醫保信息平臺試點地市,惠州將在2021年1月1日前完成上線準備工作,隨后按省統一部署,于明年上半年正式啟動上線。
惠州醫保信息平臺上線后,藥店結算、包含異地的門診結算、包含異地的住院結算、醫藥機構費用結算對賬、醫保線上支付及醫保處方外購等業務將實現“掌上辦”,為市民提供更方便快捷、優質高效的醫保服務。
年底前須完成上線準備工作
據悉,由于目前沒有統一的醫保信息系統,過度用藥、過度醫療、過度檢查缺乏對標標準,影響醫保基金合理使用。包括惠州在內,當前各地醫保信息系統仍然存在標準不統一、數據不互認、系統分割、區域封閉、“煙囪林立”等問題。
廣東省醫保局相關負責人此前表示,全省醫保信息平臺上線后,將逐漸改變醫保信息系統現存的弊端,實現全省范圍內醫保業務編碼標準統一、醫保數據規范統一和醫保經辦服務統一。
廣東省是全國首批16個醫保信息化建設試點的重點省份之一。今年9月23日,在中山市舉行的廣東省醫療保障信息平臺上線啟動現場會透露,廣東省醫保信息平臺建設歷時一年多,完成了信息系統建設的論證、規劃、設計,并確定了全省醫保信息平臺的部署實施方案,已滿足上線使用的條件。與此同時,廣東省醫保局把汕尾、韶關、中山三個地市作為首批試點地市,將于12月1日前完成首批上線工作,其余包括惠州在內的18個地市已啟動上線準備工作,將于2021年1月1日前完成上線準備工作,按省統一部署正式啟動上線。
上述現場會后,全省集中、統一的醫療保障信息平臺建設正式進入實施階段,各地市分批啟動上線工作。
早在9月29日,惠州市醫保局就已組織社保、衛健、醫療機構代表與省醫保信息平臺上線技術團隊座談交流,完善實施計劃。為確保工作順利推進,該局成立了工作專班,由賴蓉任組長,市人社局、衛健局、醫保局、政數局、稅務局、社保局等成員單位分管領導任副組長,負責統籌協調各成員單位配合做好平臺上線準備工作。
“信息化建設是醫保政策落地的重要支撐,是提升醫保現代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賴蓉表示,醫保各層面的政策實施都離不開信息系統,異地就醫、參保關系轉移接續等醫保業務的辦理,同樣離不開統一的信息平臺。
醫保電子憑證激活量超120萬個
事實上,惠州醫保系統的信息化建設早已起步。今年3月1日,惠州市醫保局印發《惠州市推進“醫保電子憑證”建設工作方案》,確定惠州市第一婦幼保健院作為“醫保統籌移動支付”的試點單位,開始推行醫保電子憑證的移動支付,得到了各定點醫藥機構的積極配合,取得了較好的推廣成效。
據惠州市醫保局統計,目前全市醫保電子憑證激活量超120萬個,各渠道集成實現“醫保經辦查詢”功能,“兩定機構”全面支持“醫保個人賬戶支付”應用場景,醫療機構基本實現“醫保統籌線下支付”應用場景,為實現一張醫保電子憑證在全省辦理所有醫保業務打下基礎。
目前,惠州市參保人可通過“惠州醫保”微信公眾號、“粵省事”平臺、支付寶和15家銀行等渠道實名激活和使用個人醫保電子憑證,享受線上醫保查詢、診間支付、掃碼購藥等服務功能。
賴蓉介紹,該局不斷提升醫保公共服務的便民度和可及度。早在2019年,惠州就通過“粵省事”平臺,接入開通醫療機構選點、醫療保險待遇明細、異地就醫服務、醫療賬戶余額等13項醫保公共服務事項,上線半年,“粵省事”線上醫保事項直接辦理業務共3.2萬條次、發生查詢業務共700多萬條次,其中醫保個人賬號余額查詢業務量就達260余萬條次,群眾足不出戶即可辦理醫療機構選點等相關事項。
據惠州市醫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粵省事”小程序外,惠州參保人還可選擇微信公眾號、電話聯系等途徑辦理醫保業務。同時,惠州已打通了定點醫療機構的辦理通道,參保人可以在定點醫院辦理生育備案、意外傷害審批、申請特定門診(含外購談判藥)等業務,無需再到社保經辦機構提交紙質資料。
疫情期間進一步優化醫保服務
對于惠州市民而言,醫療保障信息平臺的建成,將大幅提升醫療保障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為廣大參保人提供更加廣泛、便捷的互聯網+醫保服務。對于異地就醫患者來說,全省乃至全國醫保信息系統的打通尤為關鍵。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讓醫保信息平臺建設的意義更為凸顯。
疫情期間,惠州探索實施便民措施優化經辦服務,優化經辦服務流程,引導參保群眾通過“不見面”方式辦理醫保業務。惠州市醫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惠州積極開展“掌上網上辦”服務,參保人可通過微信“粵省事”小程序、微信公眾號等途徑辦理醫保業務。此外,該局加快實現參保人憑醫保電子憑證即可刷卡購藥,減少群眾購藥時的實體卡接觸。
惠州市參保人在異地確認疑似和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住院治療的,可通過經辦機構電話完成異地就醫備案;同時,異地參保人在惠州市定點醫療機構確認疑似和確診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辦理異地就醫備案由醫療機構協助完成。
疫情發生后,國家要求異地就醫醫保支付的費用由就醫地醫保部門先行墊付,只需做好異地就醫參保患者信息記錄和醫療費用記賬,疫情結束后全國統一組織清算。對此,惠州結合工作實際,明確新冠肺炎參保患者醫療費用不計入大病二次補償累計金額,確保了患者后續的就醫保障,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按規定支付后,個人負擔部分由財政給予補助,實施綜合保障,實現參保人“零負擔”。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后,惠州市醫保局繼續依托醫保電子憑證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實現了醫保業務、互聯網診療、互聯網購藥、醫保移動支付的在線辦理,既極大方便了參保人就醫購藥,又減少了人員聚集,有效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