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梅州市注重發揮全域屬原中央蘇區優勢,充分挖掘利用豐富的紅色資源,通過學黨史、知黨情、感黨恩,提升黨史學習教育成效,凝聚推動梅州老區蘇區振興發展的精神力量。
開展黨史宣講 指導黨員學習
4月19日,黨史學習教育省委宣講團報告會暨梅州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在梅州市委禮堂舉行。省委宣講團成員、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陳金龍教授作宣講報告。會議以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平臺直播形式開至各縣(市、區)。
會上,陳金龍以“大歷史觀視域下的中國共產黨歷史”為主題,從中國共產黨的創立、中國共產黨歷史的主題主線、評價中國共產黨歷史的視野、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等四個方面,用生動案例講解中國共產黨踐行初心使命的百年黨史,對梅州市黨員干部厘清黨史脈絡、掌握黨史內容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
創作文藝作品 豐富學習載體
黨史學習教育啟動后,梅州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迅速組織全市黨員干部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關于黨的歷史的重要論述,認真學習習近平同志《論中國共產黨歷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等文件。
同時,梅州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組織編寫了《古大存軍長》《梅州巾幗英雄譜》《梅縣紅色堡壘》《紅色課題專集》等具有梅州特色的學習參考資料,籌劃打磨提升大型原創民族歌劇《血色三河》、大型廣東漢劇《青溪悠悠》等一批黨史題材的文藝作品,并拍攝制作《從三河壩到井岡山》和《紅色根據地》紀錄片,制播“紅色印記·光輝歷程”系列專題片等。
通過閱讀紅色書籍、觀看紅色文藝作品等方式,使黨員干部在學習黨的百年光輝歷程和偉大功績中銘記初心使命。
利用紅色資源 激勵黨員奮斗
梅州市深入實施《梅州市紅色資源保護條例》,加強全市革命文化、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管理和開發利用,修繕一批革命遺址遺跡,推動紅色資源串珠成鏈。發揮509處已列入廣東革命遺址名錄的革命遺址遺跡、15個“紅色村”黨建示范工程點和20個梅州中共黨史教育基地的紅色教育功能,激勵黨員干部朝著黨指引的方向不懈奮斗。
與此同時,梅州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和各級各部門召開學習會專題學習研究,籌備組織縣處級和鄉科級培訓班,著力把準吃透文件精神,立足生態發展區定位,激發內生動力,主動扛起推動梅州蘇區振興發展的使命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