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上午,在廣州召開的“支持推動廣清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朱偉透露,《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近日獲省委、省政府批復,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下稱“合作區”)規劃面積達112.5平方公里,將打造成為全省重大區域發展平臺。
加上近期廣東省委、省政府印發實施了《國家城鄉融合發展廣東廣清接合片區實施方案》,廣清一體化接連迎來政策利好。
清遠南部將“近水樓臺先得月”
朱偉如此總結廣清一體化的發展歷程:從早年的對口幫扶走向了合作共贏,由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一枝獨放”的先導階段,提升到交通、產業、營商環境等全面一體化的全方位發展階段。
廣州市副市長黎明透露,將在廣清城際一期開通運營的基礎上,加快廣清城際二期建設,規劃研究廣州東至花都天貴城際向北延伸至清遠,積極爭取廣州經清遠至湖南永州高鐵廣東段項目盡快開工建設。
路網讓往來更順暢,制度改革則讓人口流動更便利:建立城鄉有序流動的人口遷徙制度,探索試驗區內居民證互認,支持為符合條件的清遠專家發放廣州人才綠卡。
上述兩個方案出臺后,廣清一體化正以合作區和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為“雙支柱”,推動實現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從經濟地理的角度看,毗鄰廣州的清遠南部無疑將“近水樓臺先得月”:隨著清遠至深圳高速公路(清遠清城至廣州黃埔段)等交通基礎設施的推進建設,清遠南部地區將與廣州中心城區形成“半小時通勤圈”,進一步提升合作區交通區位優勢。
2025年合作區工業增加值將達百億元
在新聞發布會現場還注意到這么幾個關鍵詞:城市一體、聯動工作機制、簡政放權、新型區域經濟合作關系。
從交通、產業和營商環境等領域的一體化看,產業一體化尤為關鍵。
新聞發布會上提出,廣州將從兩市產業一體化發展的高度,統一謀劃布局跨區域產業鏈,助力清遠逐步夯實產業基礎。大力支持生物制藥、智能制造、汽車零部件、大數據、精細化工等產業在清遠轉型升級和集聚發展。
預計到2025年,合作區工業增加值達到百億元規模。到2035年,重點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創新生態建設成效明顯。
清遠也相向而行。清遠去年底公布的市委“十大行動方案”305項任務清單,投資金額約3370億元,其中涉及廣清一體化的投資金額接近總投資額一半。推動產業落地生根,聯動工作機制不可少。
朱偉透露,近期重點是指導廣清兩市盡快理順合作區行政管理架構以及廣清兩市相關權責機制。
從合作的體制機制看,廣清一體化更加注重共建共享。特別是兩市在合作區建設上達成了利益分享共識,形成了穩固的長遠合作機制。
簡政放權則讓合作區輕裝上陣。
據了解,合作區的經濟管理、自然資源管理、社會事務管理和財稅管理體制等,都在簡政放權的范圍。
與此同時,廣清一體化還積極探索建立新型區域經濟合作關系。
具體而言,一方面,廣清接合片區聚焦11項試驗任務進行改革探索,率先建立起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另一方面,鼓勵支持合作區在復制推廣自貿區創新政策、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干部人才激勵、要素資源高效配置等方面改革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