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下午,中山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陳永華在采訪時候表示,除了高標準推動解決央督通報廣東省內沿海養殖尾水排放問題整改,中山市農業農村局還將認真貫徹落實市委“轉作風、再出發、開新局”工作要求,按照全市“治水一盤棋”部署,重點聚焦農業領域容易對水體帶來污染的水產養殖進行治理。
除了確定在西區、橫欄、南朗和黃圃鎮4個鎮街推進示范性美麗漁場建設外,中山市農業農村局還計劃在2022到2024年,對全市連片養殖池塘進行升級改造,包含3個高標示范性美麗漁場、10個“塘頭小站”、14個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以及3個養殖尾水零排放示范區,并配套建設養殖尾水治理設施在線管理和實時監管視頻系統。
中山市水產養殖類型以淡水池塘養殖為主,養殖品種數量包括四大家魚、南美白對蝦、脆肉鯇30多種。經過多年發展,不少鎮街打造出“東升脆肉鯇”“三角生魚”“南朗青蟹”“坦洲巴魚”等特色養殖品牌。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水產養殖過程中的環保問題?!标愑廊A說,水產養殖對全市農民收入增加、民生保障和社會穩定起著重要作用,但部分養殖區域池塘污水無序排放,此次中央環保督察的重點區域——南朗街道沿海養殖區的水產養殖直排口已經全部處理,也開始部署該街道沿海2000畝池塘高標準整治項目。后續,中山市農業農村局將從“三大舉措”推進全市養殖池塘升級改造與尾水治理。
所謂的“三大舉措”,即統籌規劃,整合資源;依法引導,積極推進;創新機制,長效運作。陳永華說,全市的養殖池塘升級改造將與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高標準農田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相銜接,科學規劃連片養殖池塘升級改造并規范設計,計劃在2021到2024年,對全市連片養殖池塘進行升級改造。
積極推進、依法引導水產養殖農戶,必須履行保護水域生態環境的法律責任,按照“誰發包誰建設,誰受益誰維護”的原則,鼓勵村集體經濟組織,采用池塘流轉或置換等方式,對連片養殖池塘進行統一規劃和施工,為加快工程建設,考慮將養殖池塘升級改造項目納入中山市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庫,簡化農村小型建設項目流程。
所有升級改造的養殖池塘,配套尾水治理相關設施,養殖農戶承擔尾水治理設施維護義務,同時探索以第三方開展尾水日常維護試點工作,按照池塘養殖面積收取運維基金,或者實施“塘長制”,對養殖尾水治理設施維護工作進行有效監督。
“為確保養殖池塘升級改造與尾水治理的效果,我們將多措并舉建立多項長效管理機制,持續鞏固全市改造和治理成效。”陳永華說,中山市養殖池塘升級改造三年行動實行市長、鎮長(街道主任)負責制,并且納入鄉村振興考核內容。其中,農業農村部門牽頭養殖池塘升級改造工作;生態環境部門負責尾水排放監管及執法;水利部門發揮河湖長制作用,協助做好與河湖相關聯養殖水域的尾水治理工作等,各部門明確職責分工,確保池塘養升級改造工作和養殖尾水集中處理工程建設穩步推進。
11月3日下午,在橫欄鎮寶裕村水產養殖尾水處理項目施工現場,幾臺挖掘機正轟隆作業。寶裕村黨委書記馮洛朝表示,1000多畝的連片池塘正進行前期改造,改造完成將內設沉淀池、曝氣池、生態凈化池、過濾池等,也會將池塘內部產生的尾水進行明渠收集管網改造。陳永華說,像橫欄鎮寶裕村這樣落實改造主體,將是后續全市尾水改造要走的方向,此外村內可發動養殖企業、水產專業合作社帶動周邊散戶參與三年行動,并將整治項目納入獎補范圍,提高農戶積極性。
陳永華表示,對于養殖池塘尾水升級改造需要的資金,市級財政也將通過統籌整合市級以上涉農資金,對市級水產養殖池塘升級改造項目進行補貼。各鎮街政府也建議根據實際情況加大投入,村集體經濟組織通過提留部分池塘租金的方式解決池塘升級改造建設和運維經費,同時鼓勵各鎮村主動對接金融機構,積極引導各類社會資金投入,解決項目建設前期投入問題,推動各類資金投入養殖池塘升級改造和尾水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