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緊急通知我要回墨西哥,幸好公證處為我開通了綠色通道,讓我順利出國。”全球疫情持續蔓延,不少國家要求入境者必須提供經過公證的《預防接種憑證》。今年,江門各地公證處陸續開通“急證通道”,緩解華僑和群眾的辦證焦慮。近日,常年往返于中墨兩國的華僑陳先生嘗到了甜頭。
近年來,江門市司法局積極打好“僑”牌,用好“僑”力,從公證辦理、涉僑法律服務、調解糾紛矛盾等方面服務華僑華人,切實維護僑胞合法權益。
今年11月,五邑公證處收到鐘小姐的求助:她急需辦理一份委托公證,用于購買國內的不動產,但人在海外的她無法回江門辦理。了解其需求后,五邑公證處的工作人員指引她使用“聚方便”在線公證受理平臺,通過電子簽名簽署了相關公證文書,順利辦證。公證書出具后,馬上郵寄給鐘小姐,實現全程“零跑腿”。
江門市每年辦理的涉外公證約占全省五分之一,但疫情導致部分僑胞無法回國,影響了這項業務的辦理。江門市公證協會會長郝煉介紹,“為保證業務正常運行,公證處探索接入線上電子簽名技術,解了群眾燃眉之急。”“互聯網+公證”打破了時間和空間障礙,讓高頻公證法律服務實現“網上辦”“指尖辦”,降低了僑胞的辦證成本。
早年,旅居美國的梅先生將位于臺山市端芬鎮的“梅家大院”商鋪,租賃給了本地居民江某。然而,江某拖欠了半年的租金,梅先生多次催收未果,到端芬涉僑調解室求助。經過調解員分頭疏導和溝通,江某當即支付了租金。為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減少僑胞訴累,江門市去年全面鋪開涉僑糾紛人民調解工作室建設。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設涉僑調解室共46個,華僑華人較多的臺山市、開平市已實現涉僑調解室全覆蓋。
江門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司法行政機關將著力促進“司+僑”合作,搭建完善涉外(華人華僑)法律服務工作平臺,加快推進涉僑糾紛調解室建設工作,最大限度凝聚僑心、僑智、僑力,推動“中國僑都”賦能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