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加強惠陽區與深圳龍崗區、坪山區,大亞灣開發區與深圳坪山區、大鵬新區,惠東縣與深汕特別合作區,博羅縣、龍門縣與廣州增城區的規劃對接;加快廣汕高鐵惠州段、莞惠城際小金口至惠州北段等軌道項目以及廣汕高鐵惠城南站和深汕高鐵惠州南站綜合交通樞紐配套工程等配套設施建設,與深圳市共同推動深汕高鐵惠州段建設……
2月15日,惠州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惠州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2022年主要工作安排》(下稱《工作安排》)。其中提出,深入實施深度融深融灣八大專項行動,包括規劃互接、交通互聯、產業互補等8大部分、共33條舉措,并明確責任單位、責任領導,干貨滿滿、亮點頗多。
這是在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范區“雙區”建設和都市圈機遇下,惠州主動對接廣深等大灣區中心城市的又一新動作。《工作安排》是對融深融灣行動的細化落地和任務分解,并首次確定八大專項行動的具體內容,成為今年惠州融深融灣的“施工圖”和“任務書”,將加快惠州與深圳一體化、同城化發展。
推動深惠交通基礎設施布局整體謀劃
作為珠江東岸兩個緊密相連的城市,深惠融合發展長期以來備受期待。在大灣區和深圳都市圈的東風下,惠州逐漸成為深圳創新資源首要承接地和科技成果轉化首選地,2021年共引進深圳項目118宗(其中高新技術企業92宗),占全市過會項目的36%。融深融灣,惠州正在唱響最強音。
惠州市大灣區辦負責人介紹,《工作安排》明確了深度融深融灣八大專項行動,涉及經濟、社會、文化等方方面面,包括規劃互接專項行動、交通互聯專項行動、產業互補專項行動、科技互興專項行動、人文互融專項行動、生活互惠專項行動、平臺共建專項行動、機制互通專項行動。
這是惠州參與大灣區建設、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的最新重大舉措,也是惠州融深融灣的行動指南。
加快一體化發展,規劃互接、交通互聯很關鍵。《工作安排》提出,加強與周邊城市的國土空間規劃深度對接,主動參與廣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相關城市的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對接。同時,推動深惠交通基礎設施布局整體謀劃,推動將惠州南北市域(郊)鐵路及深惠跨市軌道交通納入《深圳都市圈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規劃》。
實施交通互聯專項行動,惠州將推進“豐”字交通主框架建設,全線開工建設1號公路(惠霞高速),實現惠州新材料產業園至大亞灣段半幅通車。加快推進惠龍高速、惠河高速改擴建、深汕西高速改擴建、深汕第二高速大亞灣至坪山段建設,建成廣惠高速金龍互通,推動實施惠坪高速、惠肇高速(廣惠第二通道)、環稔平半島高速公路項目,完善“九橫八縱三加密”高速公路網。
惠州還將積極參與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加快廣汕高鐵惠州段、莞惠城際小金口至惠州北段等軌道項目建設,并加快推進深惠城際坪地至瀝林北段前期工作,深化惠大鐵路復線電氣化(市域鐵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
謀劃建設粵港澳特色合作平臺
融深融灣,產業協同是基礎。
為此,惠州將實施產業互補專項行動,加快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高地,加快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等項目建設,并打造世界水平數字產業基地,深入推進廣佛惠超高清視頻和智能家電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今年,惠州將編制發布“3+7”工業園區產業地圖,推動精準招商和精準供地,全市計劃推動工業項目建設1200宗以上。
當前,粵港澳大灣區正加快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作為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惠州積極建設大灣區能源科技創新中心。《工作安排》提出,實施科技互興專項行動,加快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建設,積極推動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上升為國家實驗室,高水平規劃建設河橋科教城。
惠州市大灣區辦負責人介紹,在實施人文互融專項行動方面,將建設惠州港澳臺僑綜合服務中心。按照“一中心,多基地”框架體系,規劃建設集科創孵化、就業創業、政務服務、輔導培訓、金融服務、交流聯誼、生活保障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服務中心,并以惠州仲愷港澳青年創業基地和惠州市港澳青少年交流學習(實踐)基地為基礎,做強仲愷港澳青年創業基地(科技孵化1.0),打造惠州港澳青年創業基地二期(含民生就業及科技項目落地2.0)和港澳臺僑科技園(產業發展3.0)。
值得一提的是,在實施平臺共建專項行動方面,惠州支持潼湖生態智慧區高質量發展,打造惠港惠澳合作重要承載區,并加快建設港澳青年科創園,成立智慧區發展建設基金,吸引港澳資本參與智慧區項目建設。高標準建設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大力引進韓資韓企,打造中韓地方經濟合作新高地。
與此同時,惠州積極謀劃建設粵港澳特色合作平臺,將加強與香港交流合作,充分發揮香港行業協會和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全力推進港惠特色產業合作平臺建設,科學謀劃合作方向和發展定位,高水平編制特色合作平臺建設方案,加快打造成為省級粵港澳特色合作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