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深圳發布了《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培育壯大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并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相關措施。《意見》主要包括“1個總體要求+6大關鍵環節+7條保障措施”,通過30條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實招”,持續激發市場主體的發展活力、競爭活力、創新活力。
“擴容”“提質”齊發力構建市場主體梯度培育格局
一直以來,深圳高度重視市場主體培育工作。據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郭子平介紹,截至2021年底,深圳全市共有市場主體380萬家,數量居全國第一,包括139萬家個體工商戶和241萬家企業,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萬家,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企業1.2萬家,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1.1萬家,形成了小企業“鋪天蓋地”、大企業“頂天立地”的發展格局。
此次《意見》通過“1個總體要求”明確“十四五”時期培育壯大市場主體的工作方向。聚焦解決市場主體升級壯大過程中普遍需要的融資支持、創新支撐、人才需求等突出問題,進一步創新政策、優化服務,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緊密結合,促進市場主體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
《意見》提出,到2025年,深圳市場主體梯度培育格局全面構建,活躍度進一步提升,實現進一步擴容提質。“擴容”方面,市場主體總量突破460萬家,企業超過320萬家。“提質”方面,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過1.5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超過600家,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達到80家以上,境內外上市公司突破600家,世界500強企業增至10-12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2萬家,獨角獸企業新增20家左右。
量身定制全鏈條服務機制個性化支持六類市場主體
此次《意見》針對“個轉企”“小升規”“規做精”“優上市”“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獨角獸企業”六類不同市場主體發展的特性需求,加大個性支持。
根據《意見》,深圳將開通“個轉企”線上“一體化服務平臺”和線下“一站式辦理窗口”,申請人登錄一個平臺、跑一個窗口,可一次性辦理“個轉企”的全部事項。“對于‘個轉企’的市場主體,深圳將給予獎補政策支持。譬如個體工商戶直接轉型為工業、批發零售業‘四上’企業的給予最高20萬元獎勵。”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李國偉介紹。
“小升規”指小微企業規范升級為規模以上企業,《意見》提出3條措施進一步壯大規模以上企業。充分挖掘規上企業新增量,擴大“小升規”重點培育庫范圍,首次達到“四上”標準并實現穩定增長的工業、服務業及批發零售企業均給予一定獎勵。
“規做精”是指推動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根據《意見》將加大“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力度,構建國家、省、市三級“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梯隊,對獲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分別給予最高50萬元和20萬元獎勵。
在“優上市”方面,《意見》提出3條措施,支持更多優質企業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發展壯大。打造全鏈條上市培育體系,依托“星耀鵬城”上市服務平臺做好后備資源梯度培育,對首次在“新三板”掛牌企業、擬在境內上市并完成輔導企業、直接在境外上市企業、遷入本市的外地優質上市企業等分類分檔給予獎勵。
“獨角獸”企業是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引領者,《意見》提出3條措施,挖掘培育一批具有“硬核”科技支撐、爆發式成長潛力的企業;構建潛在獨角獸企業發現機制,制定深圳獨角獸企業遴選發現指標體系,建立獨角獸企業培育庫。
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副主任方琳表示,接下來會根據《意見》,將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服務工作納入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并對高新技術企業進行分類、分級培育服務,精準評估高新技術企業用房需求、金融需求、人才需求、市場需求、行政服務需求,引導全社會各方面資源精準對接高新技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