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廣東新晉的“萬億工業大市”,惠州今年實現經濟“開門穩”“開門紅”。近日,惠州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惠州GDP、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工業投資等5項指標增速居珠三角第一。其中,GDP實現1139.12億元,同比增長5.1%。
4月的惠州,大平臺、大項目建設火力全開。作為國務院批準建設的全國3個中韓產業園之一,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已引進項目80多宗,計劃總投資超過600億元,預計達產產值超過1200億元。如今,20多宗項目完成封頂,聳立起100多棟建筑,一座千億級現代產業新城雛形初現。
搶抓“雙循環”和“雙區”建設機遇,惠州3個“國字號”園區、7個千億園區以及兩大瞄準萬億級的產業集群建設提速,經濟發展的“底盤”更穩了。一季度14項主要經濟指標中,惠州有6項指標增速居全省前三,9項指標增速居珠三角前三,高質量發展開新局令人振奮。
——守住了“保”的底線。一季度,惠州在戰“疫”中展現速度、力度與溫度,市民生命健康、糧食安全、市場供應、基本民生得以保障。農林牧漁業產值增長11.4%,增速高于全省均值3.9個百分點,重要農產品供給穩中有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1.69億元,增長3.9%,增速居珠三角第2位……做好“雙統籌”,為奪取“雙勝利”織牢了保障網。
——夯實了“穩”的基礎。在中海殼牌、TCL、伯恩光學的工廠里,工人和機器都在忙碌著。在去年工業總產值突破1萬億元的基礎上,惠州聚焦“2+1”現代產業集群不動搖,一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537.84億元,增長11.8%,增速居珠三角第1位。穩生產、拓市場,惠州工業“強筋壯骨”,助力電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兩大支柱產業加快躋身世界一流。
——積蓄了“進”的力量。隨著總投資100億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總投資150億元的恒力(惠州)PTA項目等一大批項目加快建設,惠州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6.3%,增速居珠三角第1位。特別是工業投資大增79.8%,總量和增速“雙料”全省第一,更具標志性意義。
——彰顯了“快”的態勢。一季度,惠州5項指標增速居珠三角首位,GDP增速比全省、全國平均水平分別高1.8和0.3個百分點。這也是自去年一季度以來惠州GDP增速連續5個季度排在全省前三。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表示,惠州毗鄰廣深莞,正加快打造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高地、世界水平數字產業基地。以電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為代表的惠州工業體系越來越彰顯競爭力,一批重大項目對經濟穩增長起到積極作用。
潮平岸闊催人進,風勁揚帆正當時。咬定“萬億俱樂部”目標,惠州加快做大經濟總量,提升發展能級,奮力打造珠江東岸新增長極、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重要地區和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
今年,惠州計劃建設工業項目1200宗以上,完成工業投資1300億元以上,工業總產值計劃突破1.2萬億元。
“我們公司曾到多個城市考察,最終選擇了區位交通優越、發展空間廣闊的惠州。這里快事快辦的優質服務讓人印象深刻。”廣東省豪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政府項目經理古略弘看好這里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