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假期剛過,位于汕頭市濠江區的汕頭東風智能包裝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又傳出隆隆機聲,公司上下投入到忙碌的生產中。該公司副總經理孫建深介紹,2021年,成立僅3年的東風智能包裝,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并正式“升規”,獲得資金獎勵和政策扶持。2018年,企業年產值僅800萬元。去年“上規”后,該企業年產值達到近6000萬元,三年間年產值增長7倍多,還提供了近200個就業崗位。
東風智能包裝的案例,是汕頭市大力推動小微企業實現“小升規”的縮影。當前,汕頭市正堅定不移走“工業立市、產業強市”之路,小微企業“破繭成蝶”、“上規”企業做大做強,是汕頭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近年來,汕頭市始終把工業企業“小升規”培育作為“穩增長、促發展”的重要抓手,出臺系列扶持政策,多措并舉促進小微企業轉型升級,推動規上工業經濟穩定增長。截至目前,汕頭共有規上企業2056家。
開啟申報綠色通道 及時兌現獎補政策
規模工業企業是區域經濟增長的主力軍,是爭先進位的骨干支撐力量。企業“上規”后,不僅可以讓企業生產經營走向規范化,同時政府也能夠了解企業發展的真實情況,采取更精準的扶持措施,推動有特色、有潛力的企業加快發展。
技術改造升級是企業快速發展的助推器。在技改過程中,汕頭市工信部門主動服務,指導企業申報技改資金和“小升規”。孫建深表示,市、區的工信部門都大力支持,“小升規”以后,企業有了更強的實力參與市場競爭,在業務洽談、拓展市場上都更有底氣,今年產值的增幅預計在10%至20%之間。
據悉,汕頭市工信、統計、稅務等部門聯合開啟申報綠色通道,服務企業升規,及時兌現“小升規”獎補政策,實行三年40萬元獎勵、三年不超過400萬元貸款貼息、三年財政貢獻額增量以獎代補、大項目落地500萬元一次性獎勵等措施。今年以來,汕頭市工信局已分批次向各區縣下達“小升規”培育庫目標企業名單,形成規范有序的企業培育庫發展管理機制。同時,每月到各區縣督導,加強企業實地上規輔導、落實政策宣傳、增強基層促進上規力量,工信部門與統計部門、稅務部門還聯合開啟申報綠色通道,服務企業升規。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汕頭市“三新兩特一大”產業發展穩中向好,合計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56.61億元,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69%;增加值同比增長2.5%,高于全市平均值2.3個百分點,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5個百分點。
鼓勵和引導企業上規升級提質增效
廣東恒聯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底,專門從事不銹鋼管道和管件研發、生產和銷售。據恒聯管道總經理黃浩然介紹,得益于“小升規”等政策扶持,企業駛入了發展“快車道”,2020年“升規”后是2000萬元,去年達到7100萬元。
與此同時,為了保持可持續發展生命力,企業還設立了研發中心,配備齊全設備和技術力量,每年均在銷售收入中提取不少于3%的資金作為研發經費,用于既定的項目研究開發。近兩年,企業共開展13項項目研發,形成“薄壁不銹鋼管焊接磨光技術”“抗壓型不銹鋼水管”等17項科技成果轉化,大大提升了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
汕頭市曜輝新能源公司自2020年創立以來,致力于技術創新及改造,其高性能綠色鋰電池產品應用于玩具、個人護理、電動工具等領域。2020年,企業銷售收入近730萬元;2021年,企業“小升規”后,銷售收入也一躍超過5000萬元,增長585%。今年上半年,企業銷售收入超過1億元,已實現翻一番的目標。曜輝新能源總經理杜壯鵬欣喜地表示,2021年上規的新能源企業在今年政府有一項政策,就是稅務增量留抵稅額,企業享受了1300多萬元的款項,通過這個款項,企業加大研發和技改投入,引進先進設備,提升效率,增加產能。企業也突破多項關鍵技術,申請實用新型專利15個,并入庫“廣東省科技型中小企業”。
據了解,為深入推進工業企業“小升規”工作,汕頭市工信局計劃下半年開始,繼續加強在各區舉辦企業上規政策宣講會,及時幫助解決企業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打消部分企業主“不愿升、不敢升”的顧慮,鼓勵和引導更多企業上規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