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地市動態

前9月中山整備近萬畝低效工業用地

時間 : 2022-10-14 10:17:11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中山市又一重大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工作(下稱“工改”)項目迎來封頂儀式。10月10日,位于中山三角鎮的廣東達進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二期項目迎來階段性進展,廠房從6萬平方米增至50萬平方米,預計年產值達8億元,可提供就業崗位350個,將打造為高度自動化的PCB電路板產業園區。

  中山“工改”穩步推進的9個月來,全市拆除整理低效用地超9800畝,依法查處落后產能企業104家,整治拆除違法建設和危舊廠房物業290宗,面積達167.3萬平方米,完成企業騰挪安置285家。可觀的數據背后,是中山低效工業園改造“大兵團作戰”的聯動系統、“1+1+N”的政策體系、“白加黑”的“工改鐵軍”提供的全方位支持保障。

  珠江口西岸,這場為省級改革創新實驗區建設與產業升級轉型騰挪空間的土地攻堅,開啟了2022年最后一個季度的沖刺階段。

  請示事項“一次過”

  多部門聯動高效推進“工改”

  “‘工改’的目的絕不只是拆一批、蓋一批,而是真正惠及這些需要進行改造的企業,這就需要我們一起來干!”在9月26日召開的中山市“工改”與招商聯動對接工作會議上,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工改”指揮部副總指揮陳暉東強調了部門聯動的重要意義。在這場會議上,市“工改”與招商兩大指揮部就部分“工改”招商政策修訂、雙方信息互動機制完善等方面達成共識。

  中山“工改”不是某一個部門唱的獨角戲,而是一場經過系統性統籌的“大兵團作戰”。中山市“工改”指揮部在橫向與市人大、市政協、市招商辦、治水辦等部門聯動,并在縱向建立起市鎮兩級“工改”指揮部,為龐大復雜的“工改”攻堅提供穩固全面的體系支撐。

  為進一步了解鎮街“工改”專班在政策落實、拆除整理等方面的困難,并建立起有效溝通機制,近期,中山市自然資源局第二分局陸續走訪了“西北五鎮”,調研鎮街“工改”工作開展情況。在與小欖鎮“工改”專班交流的座談會上,雙方就小欖鎮梳理提出的19個“工改”項目存在的難點、堵點問題“解剖麻雀”、逐一施策。

  多方協作亦考驗決策效率。中山建立市“工改”指揮部聯席會議制度,搭建跨部門聯審、會審平臺,目前已組織召開6次聯席會議,集中審議了48項事項,實現項目落地請示事項“一次過”。

  出臺政策逾50項

  “工改”惠企有保障

  “之前出臺的政策很多,我們企業并不完全了解,這場宣講很及時!”9月29日,中山市“工改”指揮部與中山市工商業聯合會聯合開展了“工改”惠企政策宣講會,面向企業詳細解讀“工改”惠企政策,來自廣東博凌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楊女士也通過宣講會打消了自己對“工改”政策的困惑。

  為了讓企業實現從“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轉變,中山制定了一系列“工改”惠企政策,針對企業訴求提供“白紙黑字”的支持保障。據統計,中山已印發53項“工改”政策。

  如何做好企業的騰挪安置工作,確保企業以盡可能小的代價實現持續生產,是中山“工改”必須面對的一個重難點。對此,中山于今年6月9日出臺了《中山市村鎮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企業搬遷騰挪補助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確了市級層面支持企業不停產改造的事后獎補,包括明確了補助對象、補助標準和期限、審批流程和財政資金后續管理等。

  針對各鎮街低效用地不同的實際情況,中山分類施策。一方面,中山以政府征收、政府接管(含掛賬收儲)、村企合作改造、村集體自主改造等形式推動村集體低效用地改造。另一方面,通過產權人自主改造、單一主體歸總改造、政府收回、依法征收或收回、權益轉移等途徑,中山支持私企私人進行改造。例如,中山于10月8日出臺了《關于支持和鼓勵制造業企業建設高標準廠房的實施細則》,對企業建設的高標準廠房的項目開發主體、項目建設指標與經濟指標、廠房技術指標等方面制定了詳細要求。

  “5+2”與“白加黑”

  “工改鐵軍”日夜兼程

  從10月1日與村一起對接片區廠企、約定時間進行溝通宣講,到10月7日初步比選出最優改造模式,中山市三鄉鎮“工改”專班攻堅組在工作崗位度過了7天的國慶假期,他們為了解企業訴求、優化改造模式,以及宣傳講解“工改”政策而四處奔走。

  一批“鐵軍”下沉村居和企業,“工改”得以走好群眾路線。“5+2”“白加黑”,一周7天,從早到晚,“工改”干部深耕一線。他們上門帶領群眾看項目、走企業、算大賬,及時做好法律幫助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入村駐企、挨家挨戶上門宣講政策,廣泛聽取村民和企業意見,最大限度爭取群眾、企業的理解和支持。

  為了盡快向村民解釋“工改”的最新政策,板芙鎮“工改”專班聯同板芙鎮征收中心、金鐘村委會一起走訪金鐘村村民,并明確分組工作任務及完成時限。9月19日、20日兩個晚上,工作人員均前往金鐘村入戶解釋“工改”政策。

  “到這里就是來解決問題、攻堅克難的,專班成員是從各部門選拔出來的精干力量,大家聚集在這里只有一個目的——打贏破解土地瓶頸這場沒有退路的攻堅戰!”板芙鎮“工改”專班常務副主任葉健和說。

  ■樣本

  產值增6倍

  低效園區化身“灣區美谷”

  “大坑塘片區改造范圍內主要是家具、五金、塑料等產業,容積率0.85,多以鐵皮棚房為主,產值低、稅收低且污染嚴重,產業急需轉型升級。”中山市三鄉鎮“工改”專班的張凌峰所介紹的大坑塘片區,是該鎮正在大力推進的“工改”片區之一,改造前總建筑面積6.7萬平方米,畝均產值約130萬元/畝。

  結合企業訴求與政府產業規劃,大坑塘項目最終被確定發展為美妝主題產業園,占地約133畝,預計片區總建筑面積將擴展到至少21.8萬平方米,畝均產值可達到改造前7倍,稅收達到改造前10倍。

  “經過專班對接與實地邀請走訪調研,本土的美妝產業認為大坑塘的工業基礎設施完善,周邊生態環境優美,與化妝品產業‘污染少、問題少、產出高、稅收高’的‘美麗產業’形象相符,希望在大坑塘范圍內進行投產建設。”張凌峰介紹,三鄉鎮現有美妝企業超50家,包括曼秀雷敦、尚洋、金稻、歐鎧等龍頭企業,主要生產藥品、化妝品、化妝刷、美容儀器及工具,基本形成集研發、設計、生產、包裝、物流倉儲、線上線下銷售于一體的美妝產業鏈。

  三鄉鎮計劃做大做強美妝產業,出臺《中山市三鄉鎮美妝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并將著力引進一批優質項目,培育一批優質企業,建設一批產業載體,完善產業鏈條,推進美妝產業高水平集聚,將“灣區美谷”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美麗時尚產業集聚區。

  改造并非一帆風順。“說實話,業主們當時是有一些排斥的,因為改造意味著搬遷,直接影響到生產,對業主來說是難以接受的。”回想起企業主剛被告知要進行改造升級時的情景,張凌峰印象深刻。13宗改造地塊,11宗在私人手中。對此,“工改”專班上門調研生產情況,結合企業主訴求,調整用地規劃,確認不同地塊的改造模式。

  在改造前期的廠企交流會上,改造片區內的中山市煌基真空鍍膜制衣有限公司提出了希望政府能減少對企業實際生產影響的訴求。攻堅組拿出項目三個地塊中的C地塊,將這18畝用地以村企合作的形式優先建設騰挪園,并安置集體物業,待騰挪園建成后企業一次性搬遷即可長期生產。

  針對片區實際情況,大坑塘“工改”項目計劃綜合采用“掛賬收儲+村企合作”模式進行連片改造。一方面,52畝的政府掛賬收儲地塊保證了土地整備過程中政府對產業發展的宏觀把控。另一方面,58畝的村企合作地塊充分撬動社會資本力量,既減輕了政府改造的資金壓力,又能讓村集體在與企業合作中能獲得更多的收益。

  “最終,我們滿足了企業的生產訴求,贏得了企業的衷心支持。”張凌峰自豪地說。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