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為期5天的第二十四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簡稱“高交會”)在深圳開幕。本屆高交會首次采取“一展兩館多地”模式,展覽總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創歷屆高交會之最,預計海內外近40個國家和地區的超5000家展商、逾8000個項目參展。
據高交會組委會消息,本屆高交會以“科技改革驅動創新,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為主題,設置了深圳會展中心(福田展區)和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展區)兩個展區、西麗湖論壇和人才高交會、應急安全科技展等分會場。參展企業中,央企、世界500強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上市公司、外資和行業龍頭企業合計超過1300家。
本屆高交會上,商務部專館展示我國通過外貿轉型升級,在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培育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等方面的成果;綜合展區側重展示服務于社會的高新技術及產品;科技部展區展示社會發展領域在“十三五”期間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工信部國合中心組織的工業和信息化數字中國專題展展品涵蓋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車聯網、5G、“智能+”等技術及相關成果;農業農村部重點展示農業原創性科技成果、高科技農業綠色生產投入品等;部屬三院及相關農業科研機構、高科技企業將集中展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等;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全面覆蓋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各個維度;中科院展區集中展示“十四五”規劃以來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成果等,同期還將舉辦院士論壇。
多年來,高交會已成為中外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俄羅斯教育科技部、德國巴伐利亞州政府等已連續20多年參展,今年將組織本土企業線上參展。此外,“一帶一路”專館和外國團組展區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智慧城市、節能環保等領域,邀請到國外優秀創新中心、科研機構等參展參會,來自澳大利亞、瑞士、捷克、巴西、德國、奧地利、英國、加拿大等國名企將帶來新產品新技術現場展示。
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本屆高交會突出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已有中科院多家研究所,富士、兄弟、大族激光等知名企業,清華、北大、復旦等數十所高校,中國科技開發院、深創投等投融資機構及眾多初創企業參展,通過高交會促進創新資源有效融合。